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UbD理论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41.7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5.01千字
文档摘要

基于UbD理论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

【摘要】文章基于UbD理论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进行设计,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7Howmuch?第一课时为例展开探究。从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和设计学习体验三个阶段构建,围绕学科大概念、以目标为导向,结合“WHERETO元素”进行单元整体视域下的逆向设计,将“追求理解”贯穿设计全过程。

【关键词】UbD理论理解大概念逆向设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深入开展语篇的研读,以此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语篇作为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承载着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服务语言学习、意义理解与表达,同时语篇学习能引领价值导向、传递文化内涵、促进思维发展。UbD(UnderstandingbyDesign)是一种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从学习结果开始进行逆向思考,对于教师所追求的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路径意义深远。

一、UbD理论的核心概念

UbD理论由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强调教学设计要注重结果,指明教学设计三阶段: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即思考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顺序;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即真实的表现性任务、问答题(测评)、学生互评和自评;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即设计兼具吸引力和有效性,有助于实现预期结果的学习活动。UbD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追求理解,提出“理解六侧面”,当教师能真正理解时,就能做到“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如”。UbD理论强调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思考,提出“WHERETO元素”。

二、UbD理论的设计思路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7Howmuch?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1.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英语课堂学习、主题活动参与、多维过程评价,大部分对英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形成了初步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思维模式逐渐从模仿到独立再向创新发展。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7Howmuch?(第一课时)语篇之前,學生已经接触了以下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Unit5Lookatme!(服饰衣物),三年级下册Unit5Howoldareyou?(数字),Unit6Whattimeisit?(数字),四年级上册Unit3Howmany?(数字,数量),Unit6Atthesnackbar(点餐);还将通过四年级下册Unit3Myday(数字,时间),五年级下册Unit8Birthdays(序数词)进行深入学习。

2.文本分析

该文本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中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核心语篇是以爱心义卖为场景的购物活动,学生们互相谈论自己喜爱的物品,询问、回答相应的价格,由此呈现本单元的核心句型。

What:文本主要介绍了SuHai和SuYang在学校义卖活动中售卖物品,LiuTao、YangLing和Mike询价、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

Why:作者通过学校组织义卖活动这一情境,帮助学生扩充服饰类词汇、学会准确询问和表达价格、组织义卖活动,并通过义卖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感恩与报答社会。

How:本文为一篇对话文本,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了“Howtosell”“Howtobuy”的功能语言以及表示赞美和鼓励的评价用语。涉及100以内的基数词表达,复数类服饰单词shoes、socks,单数单词umbrella、fan(隐性出现),核心词only;重点句型“CanIhelpyou?”“Howmuchisit/arethey?”及其回答;评价类句型“This...is...”“These...are...”“Welldone.”等。

3.目标设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目标设定。(见图1)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UbD理论提倡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以单元整体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即在出发之前知道学生在哪里(Wherefrom),要到哪里去(Whereto),怎样到达(Howto),必经之路是什么(Whatfor),经常采用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开放式问答、课堂检测、表现性任务等形成的评估连续系统。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

Step1??Pre-reading

活动1课前导学:“常小英e学堂”——四年级上册“数词王国之基数词部落”。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接触了1~12基数词的英文表达,对其他百以内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