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软件工程与UML(第2版)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10 “敏捷开发”--任务5 燃尽图.docx
文件大小:22.1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19千字
文档摘要

《软件工程与UML》教学单元设计

PAGE6

《软件工程与UML》

教案单元设计

专业大类:电子信息

所属专业:软件技术

所属模块: 单元10敏捷开发

所属任务: 任务5燃尽图

授课时长:2课时

基本信息

所属模块

单元10敏捷开发

所属任务

任务5燃尽图

授课对象

大二学生

授课时间

第N周第M次课

授课地点

教材选用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软件工程与UML(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

本次课属于模块十敏捷开发,完成任务5燃尽图,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已经细分了迭代任务。本节课将模拟企业工作的实际场景,实施更新迭代任务的状态。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基础

学生已基本掌握如何对需求到迭代任务的转化。

认知与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学生具备查找资料的能力,但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敏捷开发的各个阶段的迭代过程。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遇到问题,在网上百度查找和翻阅资料的能力,但是对于功能复杂的模块还需要教师进行讲解才能逐步领会。

学习特点

学生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善于利用B站、短视频网站学习知识点、善于使用检索技术查找项目管理流程片段,喜欢贴近现实具有游戏性的案例题材,课堂参与度高,但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掌握迭代任务状态的变化过程。

理解每日站会的含义

能够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更新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任务状态。

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任务状态,并及时反馈风险。

教学难点

理解迭代的任务看板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法

课程结合现实成果,将业界最新软件工程内容,尤其国内企业的最新研究或应用成果反哺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对前沿科技的关注,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所学内容的实际用途,明确学习方向,提振学习信心,激发科研热情和爱国热情。

(2)讨论法

课程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分工完成课程实验,确保课程实践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小组凝聚力。

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初探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要点

【温故知新】

回顾“共享茶社”中上一届的迭代任务。

【发布复习任务】

分小组列出上一节课得出的迭代任务。

【发布预习任务】

在职教云上发布任务:敏捷开发的实际流程步骤。

【完成复习任务】

对上一节课的迭代任务分配到团队成员。

【新知拓展准备】

查找资料,理解敏捷开发的每一次流程的含义。

让学生学会查询资料,熟悉以后的工作环境,进入岗位后,尽快融入岗位。

课中导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要点

导任务

(5分钟)

【案例展示】

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一个团队的敏捷开发一个迭代(冲刺)流程。

【引入任务】

带领同学们模拟场景,进行练习。

【效果展示】

给出真实案例中的敏捷开发场景。

【问题引导】

请同学们思考,敏捷开发一个迭代(冲刺)流程有哪些步骤。

【直观感受】

通过企业真实案例,感受敏捷开发的流程。

【话题讨论】

分小组思考讨论,敏捷开发一个迭代(冲刺)的步骤。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感受用户故事和故事点能细化需求。

析需求

(15分钟)

分析视频中的敏捷开发一次迭代过程。

【任务解析】

引导学生汇总每日活动。

【学习理解】

在任务看板中每日的活动有:每日例会、汇报进度、记录缺陷和评估进度。所有组员将在每日例会中对进度进行反馈。

引领学生分析需求,并将学生带入岗位角色中。引导同学们讨论该系统如何应用敏捷开发模型去完成。

仿真实践

(60分钟)

【详细讲解】

以20分钟当成1日,模拟每日活动。对于“软件开发”任务以UML的方式进行;对于“用例”以用例点的方式来编写,其他任务依次类推

【过程指导】

每过20分钟,提醒每个小组花2分钟模拟每日站会,反馈遇到的困难和进度。同时指导学生在任务看板中更新状态。

【仿真实操练习】

每个团队小组按照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等角色,更新任务的状态。直至所有任务状态全部关闭。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仿真模拟整个迭代开发的流程。

作总结

(10分钟)

回顾本节课内容

【引导完善提升】

讲解任务完成后的发布标准、成果展示和回顾评审等。

【自主总结评价】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