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与UML》教学单元设计
PAGE6
《软件工程与UML》
教案单元设计
专业大类:电子信息
所属专业:软件技术
所属模块: 单元10敏捷开发
所属任务: 任务5燃尽图
授课时长:2课时
基本信息
所属模块
单元10敏捷开发
所属任务
任务5燃尽图
授课对象
大二学生
授课时间
第N周第M次课
授课地点
教材选用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软件工程与UML(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
本次课属于模块十敏捷开发,完成任务5燃尽图,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已经细分了迭代任务。本节课将模拟企业工作的实际场景,实施更新迭代任务的状态。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基础
学生已基本掌握如何对需求到迭代任务的转化。
认知与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学生具备查找资料的能力,但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敏捷开发的各个阶段的迭代过程。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遇到问题,在网上百度查找和翻阅资料的能力,但是对于功能复杂的模块还需要教师进行讲解才能逐步领会。
学习特点
学生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善于利用B站、短视频网站学习知识点、善于使用检索技术查找项目管理流程片段,喜欢贴近现实具有游戏性的案例题材,课堂参与度高,但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掌握迭代任务状态的变化过程。
理解每日站会的含义
能够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更新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任务状态。
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任务状态,并及时反馈风险。
教学难点
理解迭代的任务看板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法
课程结合现实成果,将业界最新软件工程内容,尤其国内企业的最新研究或应用成果反哺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对前沿科技的关注,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所学内容的实际用途,明确学习方向,提振学习信心,激发科研热情和爱国热情。
(2)讨论法
课程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分工完成课程实验,确保课程实践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小组凝聚力。
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初探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要点
【温故知新】
回顾“共享茶社”中上一届的迭代任务。
【发布复习任务】
分小组列出上一节课得出的迭代任务。
【发布预习任务】
在职教云上发布任务:敏捷开发的实际流程步骤。
【完成复习任务】
对上一节课的迭代任务分配到团队成员。
【新知拓展准备】
查找资料,理解敏捷开发的每一次流程的含义。
让学生学会查询资料,熟悉以后的工作环境,进入岗位后,尽快融入岗位。
课中导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要点
导任务
(5分钟)
【案例展示】
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一个团队的敏捷开发一个迭代(冲刺)流程。
【引入任务】
带领同学们模拟场景,进行练习。
【效果展示】
给出真实案例中的敏捷开发场景。
【问题引导】
请同学们思考,敏捷开发一个迭代(冲刺)流程有哪些步骤。
【直观感受】
通过企业真实案例,感受敏捷开发的流程。
【话题讨论】
分小组思考讨论,敏捷开发一个迭代(冲刺)的步骤。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感受用户故事和故事点能细化需求。
析需求
(15分钟)
分析视频中的敏捷开发一次迭代过程。
【任务解析】
引导学生汇总每日活动。
【学习理解】
在任务看板中每日的活动有:每日例会、汇报进度、记录缺陷和评估进度。所有组员将在每日例会中对进度进行反馈。
引领学生分析需求,并将学生带入岗位角色中。引导同学们讨论该系统如何应用敏捷开发模型去完成。
仿真实践
(60分钟)
【详细讲解】
以20分钟当成1日,模拟每日活动。对于“软件开发”任务以UML的方式进行;对于“用例”以用例点的方式来编写,其他任务依次类推
【过程指导】
每过20分钟,提醒每个小组花2分钟模拟每日站会,反馈遇到的困难和进度。同时指导学生在任务看板中更新状态。
【仿真实操练习】
每个团队小组按照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等角色,更新任务的状态。直至所有任务状态全部关闭。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仿真模拟整个迭代开发的流程。
作总结
(10分钟)
回顾本节课内容
【引导完善提升】
讲解任务完成后的发布标准、成果展示和回顾评审等。
【自主总结评价】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