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软件工程与UML(第2版)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10 “敏捷开发”--任务3 估算故事大小.docx
文件大小:22.3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25千字
文档摘要

《软件工程与UML》教学单元设计

PAGE6

《软件工程与UML》

教案单元设计

专业大类:电子信息

所属专业:软件技术

所属模块: 单元10敏捷开发

所属任务: 任务3估算故事大小

授课时长:2课时

基本信息

所属模块

单元10敏捷开发

所属任务

任务3估算故事大小

授课对象

大二学生

授课时间

第N周第M次课

授课地点

教材选用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软件工程与UML(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

本次课属于模块十敏捷开发,完成任务3估算故事大小,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已经讲功能待办列表划分成了用户故事(描述需求)。本节课将讲解估算故事的大小。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基础

学生已基本掌握如何细化需求模型、对系统建模,完成了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

已经学会了如何将功能待办列表转化成了用户故事。

认知与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学生具备查找资料的能力,但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敏捷开发的各个阶段的迭代过程。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遇到问题,在网上百度查找和翻阅资料的能力,但是对于功能复杂的模块还需要教师进行讲解才能逐步领会。

学习特点

学生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善于利用B站、短视频网站学习知识点、善于使用检索技术查找项目管理流程片段,喜欢贴近现实具有游戏性的案例题材,课堂参与度高,但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掌握敏捷开发模型的实施过程。

掌握将故事的大小进行估算。

熟练估算故事的大小。

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估算故事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合适的方法估算故事大小。

教学策略

(1)合作学习法-小组汇报与学生互评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多项课程实践任务,采取小组汇报形式进行任务成果展示,并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精神。

(2)讨论法

将4位同学分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能够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

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初探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要点

【温故知新】

回顾“共享茶社”中上一节课的用户故事。

【发布复习任务】

分小组列出上一节课得出的用户故事。

【发布预习任务】

在职教云上发布任务:想一想每一个用户故事的工时估算。

【完成复习任务】

学生根据要求列出所有的用户故事。

【新知拓展准备】

查找资料,查询出用户故事估算的常用方法。

让学生体会如何将任务进行拆解,预估工时。

课中导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要点

导任务

(5分钟)

【引入任务】

回顾上一节课的用户故事,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问题引导】

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列出平时如何估算时间。

【话题讨论】

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如何故事,例如:早上8点半上课,需要起床、刷牙、吃早餐,那么同学们是如何估算起床时间的?

通过身边的案例出发,学会如何估算用户故事大小。

析需求

(15分钟)

分析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估算每一个需求(用户故事)需要的工时是多少?

【任务解析】

介绍估算大小的常用方法:计划扑克、排序法和点投票。

【实践分组】

并将同学按照每4-5人为一组,进行分组。

【学习理解】

理解常用的三种估算大小的方法。

【动手实践】

对团队按照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和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分配角色。

引领学生分析需求,并将学生带入岗位角色中。引导同学们讨论该系统如何应用敏捷开发模型去完成。

仿真模拟

(35分钟)

【布置进阶任务】

指导某一小组演示如何点投票来估算故事的大小。

【过程指导】

请该小组演示如何点投票来估算故事的大小:选取一个小组,每个人分配几张便利贴,自由为故事投票。

【仿真实操练习】

观看该小组进行投票,得到故事的点数。

以学生为中心,养成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好习惯。

夯技能

(25分钟)

【指导学生完成】

请各位小组选取一种估算方法(计划扑克和排序法)进行模拟。

【指导讲解难点】

1.选取使用不同估算法的两位小组进行演示,教师对其中做的好的地方和有欠缺的地方进行点评。

【实战演练评价】

通过对其他小组的点评,认识到本小组对的不足点。

养成学生团队合作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