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软件工程与UML(第2版)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6-2 需求建模.docx
文件大小:28.4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05千字
文档摘要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案(理论教学首页)

(第1页)

《软件工程与UML》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案(附页)

(第NUMPAGES2页)

装订线章节名称

装订线

单元6需求分析

任务:需求建模

授课安排

授课

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10周第2次课

授课

方法

讲练结合

授课教具

机房,StarUML、ROSE或VISIO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需求建模的意义、需求建模的内容、建模用例模型的步骤。

能力目标:需求建模和需求确认。

思政目标: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建模用例模型的步骤

教学

难点

建模用例模型的步骤

【教学环境】

多媒体机房

软件需求:机房,StarUML、ROSE或VISIO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提问的形式复习上一节知识,复习第2单元用例建模的内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在讲解本节课内容前,首先回顾一下上节课中讲过的需求捕获;复习用例图的用途及建模过程。

本节将学习需求建模。

(2)明确学习目标。

掌握需求建模的意义、需求建模的内容、建模用例模型的步骤

二、授新课

(一)布置任务

在上个任务环节中,已完成了新闻发布系统的问题域及系统边界界定,整理出了有效需求,本单元该任务环节中将对此系统进行需求建模,确定其用例模型。

(二)知识要点

需求建模的意义

需求建模可以清楚地阐明复杂的问题。对于当前的状态,建模可以识别出当前需求、问题和风险、缺少的信息。这种形象直观的手段,有助于在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

需求建模的内容

通过用例模型(用例图+用例文档)捕获、表示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结合活动图、顺序图等动态模型建模用例的行为;用领域类图描述系统的一些重要的业务概念之间的关系。需求模型的主体是建立用例模型。

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骤

整个用例模型的创建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步骤如下:

(1)确定系统边界。

(2)识别参与者。

(3)识别用例。

(4)区分用例的优先次序。

(5)书写用例文档。

(6)通过关系整理用例(确定泛化、包含、扩展关系)。

(三)任务实施

1.识别参与者与用例。

2.建立初始用例图,确定系统的边界。

3.书写用例文档。

4.通过关系整理用例。

5.反复迭代完成需求建模。

三、归纳总结

回顾上课前的学习目标,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

需求建模的意义

需求建模的内容

建模用例模型的步骤。

【课后作业】

拓展训练:编写《客户会籍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