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江苏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实验技术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量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________的文字,人们已经________。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下列选项中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处心积虑走马观花
??B:殚精竭虑应接不暇
??C:呕心沥血无暇顾及
??D:鞠躬尽瘁眼花缭乱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第一空,A项“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坏事,含贬义,与文段“写作者”搭配不当。D项“鞠躬尽瘁”常衔接“死而后已”,指竭尽所能,贡献出去全部精力,放在此处程度过重,故排除。B项“殚精竭虑”和C项“呕心沥血”都是褒义词,两者都可以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保留。
第二空,B项“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用法一般为“让人应接不暇”,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C项“无暇顾及”比喻某人十分繁忙,没有闲暇空余的时间顾及别的事,正好符合文段中手机阅读者无暇顾及看纸质书的语境,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
2、近年来,科学家们认为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使大脑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根据上述文字推断,文章接下来可能讲述的是:
??A:使用双语对人类思维的重要意义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障碍
??C:用实验结果验证双语者与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在大脑活动上的差异
??D:人们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这其实是以往研究的误区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首先进行背景铺垫,接下来谈到研究人员认为第二种语言是一种干扰,然后通过“不过”引出重点,阐述了第二语言这种干扰让使用者因祸得福。最后一句话对前文“不过”后的观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了第二种语言干扰使大脑增强认知能力。文段话题落脚点是双语使用的意义,接下来应围绕双语使用的好处进行解释说明。
对比选项。A项与尾句话题一致。
故本题选A。
【解析拓展】
B项:“文化障碍”与尾句话题无关。C项:尾句未谈到“使用一种语言的人的大脑活动”,与尾句话题不一致。D项:“研究误区”表述错误,文段没有否认第二种语言干扰的存在,而是说明“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
?
3、每个部分画线标注A、B、C、D共4个选项,其中一项可能包含有错别字、使用不当的词语、文字缺漏或冗余、语序不当、内容与前后文矛盾等错误。请仔细阅读,选出存在的错误的选项。
一项研究发现体重在0.8公斤左右的年轻雌性石斑鱼一次可以产卵15万粒,体重在2公斤左右的中年石斑鱼一次可以产卵70万粒,而(A)体重在3.4公斤左右的老年石斑鱼一次产卵的数量可以高达170万粒,约是年轻石斑鱼的11倍(B)!不仅如此(C),老年石斑鱼所产的卵的存活率也比年轻石斑鱼的更高,捕杀一条老年石斑鱼对其种群再生能力的破坏程度远低于(D)捕杀10条年轻石斑鱼。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D项,逻辑不当,前后文矛盾,前文说“老年石斑鱼一次产卵的数量可以高达170万粒,约是年轻石斑鱼的11倍”也就是生殖能力更强,因此“捕杀一条老年石斑鱼对其种群再生能力的破坏程度远低于年轻石斑鱼”应改为“远高于”。
A、B、C三项均正确。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保护大鱼》
?
4、不少学生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校举办的假期补习班,明明是正常教学时间里上的课,却偏偏要挪到假期时间来补习,而且收取的费用相当可观,学生们不去还不行,这种行为虽然与“有偿家教”无涉,但却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对这样恶劣的乱收费行为,地方教育部门本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试问,教育部出台的新“师德规范”能规范得了吗?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各种形式假期补习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B:新“师德规范”无法完全杜绝五花八门的“有偿家教”
??C:地方教育部门对乱办补习班,乱收费行为的无视
??D:当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