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末历史汇编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昌平高一下期末)《唐摭言》在描述某一制度时,写道:“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2024北京交大附中高一下期末)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3.(2023北京朝阳高一下期末)下面诗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A.分封制 B.均田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4.(2023北京大兴高一下期末)中国古代赋税的征收“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始于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5.(2022北京大兴高一下期末)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能够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的选官制度是(???)
A.奖励军功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2022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②处应为
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皇帝
二、材料题
7.(2024北京交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玄武门之变”
五代时期官修的《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历来是研究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日:‘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1908年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件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其中描述了阎罗王手下判官崔子玉在冥间审问唐太宗的故事,“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
(1)辨析上文所引史料,据此能够确认的玄武门之变的史实有哪些?
(2)指出上文所引两则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8.(2022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
材料一
材料二??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226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根据材料一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税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现象和考生的艰辛经历,D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试题分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管监察的唐朝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故选A;B属于军事机构、明清时期已经废除了宰相,因此题干中所说的现象不可能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C、D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及所学可知,描述的是民众通过读书参加考试获取功名的信息,反映了是古代科举制的相关信息,D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A项;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排除B项;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其依据是孝廉,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是唐代杨炎推行的两税法的特点,D项正确;西汉、东汉和隋朝的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排除AB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它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