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西医结合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6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53千字
文档摘要

中西医结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医理论中,“五行”不包括以下哪种元素?()

A.金B.木C.气D.水

2.以下哪味药属于补虚药?()

A.大黄B.人参C.黄连D.金银花

3.脉象中“浮脉”主()

A.里证B.表证C.虚证D.实证

4.中医的“五脏”是指()

A.心、肝、脾、肺、肾B.心、胃、脾、肺、肾

C.心、肝、胆、肺、肾D.心、肝、脾、大肠、肾

5.下列哪种病症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A.感冒B.咳嗽C.关节疼痛D.腹泻

6.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望B.触C.问D.切

7.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方剂是()

A.四物汤B.银翘散C.白虎汤D.六味地黄丸

8.中药炮制中“炙”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毒性B.改变药性C.增强疗效D.便于储存

9.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

A.精、气、血、津液B.风、寒、暑、湿

C.心、肝、脾、肺D.神、魂、魄、意

10.以下不属于中医“八纲”的是()

A.阴阳B.表里C.虚实D.寒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医的病因学说包括()

A.外感病因B.内伤病因C.病理产物性病因D.其他病因

2.以下属于活血化瘀药的有()

A.丹参B.红花C.桃仁D.益母草

3.中医诊断中望诊的内容包括()

A.望神色形态B.望五官C.望皮肤D.望排泄物

4.下列属于中医“六腑”的是()

A.小肠B.大肠C.膀胱D.三焦

5.具有解表作用的方剂有()

A.麻黄汤B.桂枝汤C.小柴胡汤D.银翘散

6.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

A.四气B.五味C.升降浮沉D.归经

7.中医治疗原则包括()

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调整阴阳D.三因制宜

8.以下属于补虚方剂的有()

A.补中益气汤B.四物汤C.肾气丸D.八珍汤

9.中医经络系统包括()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络脉D.十二经筋

10.中医情志学说中“七情”包含()

A.喜B.怒C.忧D.思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医的“气”只有生理功能,没有物质基础。()

2.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一定越好。()

3.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仪器检查。()

4.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5.所有的实证都适合用攻下法治疗。()

6.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7.中药炮制的目的只是为了降低毒性。()

8.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9.脉象“数脉”主寒证。()

10.中医方剂中“君臣佐使”的结构是固定不变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中医“辨证论治”的概念。

答案:辨证是将四诊收集的资料分析综合,判断疾病的证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立治疗原则和方法。即通过辨证明确疾病的本质,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2.简述中药配伍的“七情”。

答案: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是单用一味药治病;相须、相使可增效;相畏、相杀能减毒;相恶会减效;相反会产生或增强毒性。

3.简述中医望舌的主要内容。

答案:望舌包括望舌质和舌苔。舌质观察神、色、形、态,如淡红、淡白、红绛等颜色,胖瘦、裂纹等形态;舌苔观察苔质(厚薄、润燥等)和苔色(白、黄、灰黑等)。

4.简述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答案: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是通过调养身体、增强体质、避免病邪等预防疾病发生;既病防变是患病后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和传变。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

答案:中西医结合可优势互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注重调整人体机能;西医诊断精准、治疗手段先进。如治疗肿瘤,西医手术、放化疗除瘤,中医扶正固本,减轻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如何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中医?

答案:要重视经典理论学习,培养中医思维。借助现代科技,如基因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