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化学汇编
乙醇和乙酸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维生素C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6H8O6
B.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其水溶性较好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醚键3种官能团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2022北京朝阳高二下期末)用下图装置制备(反应放热)并收集乙酸乙酯。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a,溶液上方产生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等物质液化所致
B.振荡试管b,产生气泡,发生反应:
C.由于该反应放热,所以升高温度不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D.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液体逐渐变黑,是由于浓硫酸使乙醇等物质发生了炭化
3.(2023北京二中高二下期末)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装置Ⅰ制取乙烯 B.利用装置Ⅱ除去乙烯中的和
C.利用装置Ⅲ收集乙烯 D.利用装置Ⅳ验证乙烯的不饱和性
4.(2023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末)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a为无水乙醇、冰醋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B.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C.可用NaOH溶液替代饱和Na2CO3溶液
D.右侧试管中的乙酸乙酯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来
5.(2024北京清华附中高二下期末)化合物Z是抗骨髓瘤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Z是酯化反应
B.X分子中碳原子存在和两种杂化方式
C.X与足量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D.Y在水中的溶解度比Z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二、填空题
6.(2024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某小组研究乙醇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乙醇的消去反应
(1)上述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加热将温度迅速升高至的原因是。
(2)溶液的作用是。
(3)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
(4)该反应能够说明乙醇分子在反应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化学键是键和键。
【实验2】乙醇的酯化反应
(5)实验2开始时,需保持“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6)实验结束后,将得到乙酸乙酯的试管充分振荡后,再将其分离的操作是。
(7)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该反应的断键和成键位置:若反应物所用的乙醇为,欲证明该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其依据是。
三、解答题
7.(2024北京四中高二下期末)奥昔布宁是具有解痉和抗胆碱作用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①
②
(1)A是芳香族化合物,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是。
(2)B→C的反应类型是。
(3)E的结构简式是。
(4)J→K的化学方程式是。
(5)已知:G、L和奥昔布宁的沸点均高于200℃,G和L发生反应合成奥昔布宁时,通过在70℃左右蒸出(填物质名称)来促进反应。
(6)奥昔布宁的结构简式是。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分子式是C6H8O6,A正确;
B.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其水溶性较好,B正确;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酯基3种官能团,C错误;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正确;
故答案为C。
2.C
【详解】A.乙酸乙酯是不溶于Na2CO3溶液的油状液体,加热试管a,溶液上方产生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等物质液化所致,故A正确;
B.振荡试管b,产生气泡,是由于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发生反应:,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可将乙酸乙酯蒸出,降低产物的浓度,使平衡正移,提高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有机物脱水碳化,试管a中液体逐渐变黑,是由于浓硫酸使乙醇等物质发生了炭化,故D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利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有温度计控制一定的温度,装置图是制备乙烯的发生装置,可以实现,故A不符合;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除去乙烯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以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利用装置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但应该是长进短出,故B符合;
C.乙烯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难溶气体,导气管短进长出,能收集到气体,能实现收集乙烯,故C不符合;
D.1,2一二溴乙烷的沸点为131.4℃,熔点为9.79℃,冷水中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溶液颜色变浅或消失,观察到明显现象,可以利用装置验证乙烯的不饱和性,故D不符合;
故选B。
4.C
【详解】A.制备乙酸乙酯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