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古代汉语知识.docx
文件大小:32.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3.53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

古代汉语知识

一、古代汉语知识

1.(2024北京大兴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①以正,孰敢不正?”

(《颜渊》)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

【注】①帅:通“率”,率领。

(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请写出两个出自第二则语录中的成语。

(3)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概括孔子关于“政”与“正”的认识。

2.(2022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

(1)请解释“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的看法。

3.(2024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A.举贤以自佐 B.盛以锦囊

C.其后楚日以削 D.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4.(2022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齐彭殇为妄作??②眄庭柯以怡颜??③悦亲戚之情话??④故乡人号之“驼”

⑤善万物之得时??⑥早实以蕃???⑦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⑧事不目见耳闻

A.①⑤/③④/②⑥/⑦⑧ B.①③⑤/②/④⑦/⑥⑧

C.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D.①⑤/③④/②⑦/⑥⑧

5.(2022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以下存在宾语前置这种特殊语法现象的句子有几个(????)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悟言一室之内????③复驾言兮焉求??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⑤故不我若也???⑥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⑦石之铿然有声者

⑧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22022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②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④厚币委质事楚(呈献)

⑤而齐竟怒,不救楚(竟然)???????⑥以一仪而当汉中地(抵挡)

⑦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劝阻)???⑧然亡国破家相随属(接连)

⑨被发行吟泽畔(披散)?????????⑩何不其糟而啜其醨(喝)

A.①④⑥⑧⑨ B.②③⑤⑨⑩

C.③④⑦⑧⑩ D.①②③⑧⑨

参考答案

1.(1)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不能随便罢了。

(2)名正言顺,手足无措。

(3)孔子认为“为政”就是正确、公正;执政者就要以身作则,给民众做榜样;要“正名”把各自的身份角色确立起来,明确职责,这样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于”,对于;“其”,代词,指自己;“苟”,随随便便;“矣”,句末语气词。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名不正,则言不顺”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由此可知成语为“名正言顺”。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意思是“刑罚执行得不适当,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由此可知成语为“手足无措”。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语段中找到孔子关于“政”与“正”的言论,理解意思并进行概括。

由“政者,正也”可知,孔子认为“为政”就是要端正,要公正;

由“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可知,孔子认为为政者能够做到正己,然后天下人都归于正道;

由“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知,孔子认为要把各自的身份角色确立起来,明确各自的职责,这样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参考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为政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谁还敢不端正?”

(《颜渊》)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孔子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君子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不能随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