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物理汇编
原子核的组成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B.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说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电子衍射实验图样和X射线衍射图样相似,说明电子有波动性
2.(2022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而提出了光子说
D.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3.(2022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当时他提出这种模型的实验依据是()
A.粒子散射实验 B.光电效应实验 C.天然放射现象 D.阴极射线的发现
4.(2022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粒子散射实验表明电荷是量子化的
D.光电效应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5.(2022北京第八中学高二下期末)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二、多选题
6.(2024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对于原子、原子核,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结构,只能通过对各种实验事实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猜想、提出微观模型,并进一步接受实验事实的检验,进而再对模型进行修正。下列实验事实支持相应观点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康普顿散射现象及规律,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玻尔依据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
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有较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
B.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B错误;
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故C错误;
D.电子衍射实验图样和X射线衍射图样相似,说明电子有波动性,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故A错误;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故B错误;
C.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而提出了光子说,故C正确;
D.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核式结构理论,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1911年,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A
【详解】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生衰变而产生的,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A正确;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但不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B错误;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原子的核式结构,而不是电荷的量子化,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电荷是量子化的,故C错误;
D.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证实了光量子理论,故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A项错误;
B.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故B项正确;
C.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C项错误;
D.原子发光是原子跃迁形成的也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D项错误.
6.ACD
【详解】A.汤姆孙发现电子,电子带负电,而原子呈现电中性,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正确;
B.康普顿散射现象及规律,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
C.玻尔依据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提出了波尔理论,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故C正确;
D.天然放射现象与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无关,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D正确。
故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