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印第四单元
第一课初唐诗歌
目录4“初唐四杰”与陈子昂3唐代诗歌的发展2诗歌概说1唐代文学兴盛之原因
壹唐代文学兴盛之原因印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科举取仕对外开发,注重交流印代文学兴盛之原因唐
古代科举取士制度科举从自隋朝开创至清历经1200余年。科举取士制度是封建时代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贡生——解元会试——举人——会元殿试——进士——状元
贰诗歌概说印
叁贰壹现代诗:五四以后兴起的一种格式比较自由的新诗歌样式。今体诗:亦称近体诗、格律诗。初唐之后形成的一种严格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新的诗歌体裁,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体诗:指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其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有四、五、七言和杂言诗等形式。分界线唐代
律诗印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四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八句)排律(十句以上)近体诗古典诗歌古体诗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五言律诗〔唐〕杜甫
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七言律诗〔唐〕李商隐
格律诗的特点1.讲究平仄。2.讲究对仗,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3.讲究押韵。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4.内容上讲究起、承、转、合。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起(地点)锦官城外柏森森。(近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承(远景)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转(事件)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合(主旨)长使英雄泪满襟。
叁唐代诗歌的发展印
唐诗之变,渐矣!隋氏以还,一变而为初唐,贞观、垂拱之诗是也;再变而为盛唐,开元、天宝之诗是也;三变而为中唐,大历、贞元之诗是也;四变而为晚唐,元和以后之诗是也。明代高棅《唐诗品汇》“五言古诗叙目”云:
肆“初唐四杰”与陈子昂印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序》杨炯《出塞》《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行路难》骆宾王《咏鹅》《讨武曌檄》后世评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初唐四杰”对唐代诗坛的贡献他们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继四杰之后,陈子昂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他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陈子昂以刚健的诗风彻底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之弊,开盛唐诗歌之气象。
第二课盛唐诗派
目录4盛唐“边塞诗派”3唐代边塞诗的发展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1山水田园诗之宗
壹山水田园诗之宗印
山水田园诗的渊源东晋陶渊明:创作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大量田园风格诗文,以景寓情,冲淡朴素,成为田园诗之宗,对王维、孟浩然、杜甫等诗人影响颇深。南朝谢灵运: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开模山范水、雕镂字句的先河。作有《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入澎蠡湖口》等。其山水诗句秀辞巧,诗意盎然,深受李白、王维等诗人推崇。
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田园诗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南朝〕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山水诗
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印
唐代反映田园生活、描写山水景物为主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以王维成就为高。其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