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除颤仪的使用PPT课件.ppt
文件大小:10.26 M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4.42千字
文档摘要

11.放电除颤:两电极板紧压病人胸部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连接,不能有空隙(压力11-14kg),用两拇指持续按压除颤手柄上的放电键迅速放电除颤(电击前要确定非同步状态、警告所有在场人员离开患者;电击时,严禁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其它连在患者身上的任何设备,以免出现意外电击)。12.立即观察示波心电活动,描记心电图,心脏听诊,继续进行有效复苏(5个CPR,按30:2)。*电击能量成人第1次为200J,第2次为200J~300J,第3次360J;儿童第1次2J/kg,以后按4J/kg计算。电除颤后,一般需要20~30s才能恢复正常窦性节律,因此电击后仍应继续进行CPR(心肺复苏),直至能触及颈动脉搏动为止。13.无效时可重复除颤,最大能量为360焦耳。*职业规范行为备齐用物病员准备开机连接心电监护仪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记录除颤完毕整理用物观察除颤效果充电、放电核对,解释;病人取平卧位,暴露前胸;开放气道;吸氧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除颤360焦耳,双相200焦耳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30:2进行持续胸外按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颤应再次除颤部位: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和心尖部;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接触床单位;电极板与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电除颤操作流程图*电除颤的注意事项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拔除交流电源,患者去除假牙;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掌握好手柄压力(11~14Kg);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不能空放电,2电极板不能对击;尽量避免高氧环境;CPR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动电阻抗。*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1、保证仪器整洁、干燥、完整,用物齐全,仪器上不得放置其他物品;2、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3、使用后清洁导联线、电极板,注意保护屏幕,严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4、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5、每日应开机测试仪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心电图机的操作******本模板来源于网络,由第一课件网整理发布,免费分享给大家使用。第一课件网是国内最专业的PPT模板分享网站,所有模板均经严格测试,保证100%下载,100%精彩!更多精彩PPT模板,敬请访问使用时删除此备注即可。配色方案修改: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方案】下调整。LOGO的添加:Logo添加修改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直接选择logo图片删除或修改。字体格式的设置:括标题和文本格式的设置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使大部分除颤仪的使用*定义心脏电复律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原理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易位兴奋灶,使窦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房心律。*分类根据电流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单相波除颤仪双相波除颤仪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体外除颤仪体内除颤仪*单相除颤电流方向图*单相波除颤仪分类:单相衰减正弦波型(MDS)除颤仪单相切角指数波型(MTE)除颤仪缺点: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比较高,电流峰值比较大,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对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能,特别是对高经胸阻抗者除颤效果不佳*双相除颤电流方向图*双相波除颤仪分类:双相切角指数波型除颤仪(BTE)双相方波型除颤仪(RBW)优点:随经胸阻抗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高选择的能量较小,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恒定”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双相波除颤仪*单相波除颤仪*为什么要早期电除颤?*早期电除颤理由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未行转复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