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历史汇编:法律与教化章节综合.docx
文件大小:697.2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4.71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历史汇编

法律与教化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唐律规定:父辈、祖辈的不良恶行或一般刑事犯罪行为,子孙只能谏诤而不能告官,但如果其行为涉及谋反、谋叛、谋大逆,而子孙揭发告官则另当别论,不再以不孝罪论处。这表明唐律的目的在于(???)

A.把儒家孝的伦理引入法律 B.引导儿孙辈自律约束

C.弘扬大义灭亲的政治伦理 D.维护皇权统治的稳定

2.(2024北京丰台高二下期末)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

统治者开始用法律治理国家

B

汉朝制定《九章律》《二年律令》等

汉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C

唐高宗颁布《永徽律》并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

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

D

清朝沿袭唐律制定《大清律例》并在乡约上宣讲

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A.A B.B C.C D.D

3.(2024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汉武帝时,通经大儒杜周、杜延年父子解释的法律世称为“大杜律”“小杜律”。东汉时,因法律解释多援引马融、郑玄诸儒等十余家章句,出现“言数益繁,览者益难”的局面,以至曹魏时期文帝曹丕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它家”。以上做法(???)

A.消除了地方军阀对中央的威胁 B.体现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的进程

C.促进了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D.提高了寒门庶族参与政治的门槛

4.(2024北京朝阳高二下期末)云梦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其中的《为吏之道》记载了“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为吏之道》的“五善”(???)

①说明行使权力应审慎谦抑????②政府官员应注重道德修养

③自律是有效制约权力的关键??④确立品德才能等级考核官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3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据北魏律,对亲属相犯,拟罪之前,先查清相互间的亲疏尊卑长幼关系,再依据服制详定刑罚等差。凡是卑幼伤尊长,处分重于常人相杀;反之,尊长杀卑幼,刑事责任轻于杀常人。这表明(???)

A.律是中华法系最重要的部分 B.北魏律有利于维护三纲五常

C.皇帝有随意增减刑罚的权力 D.政府利用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6.(2023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对《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评价准确的有(???)

①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②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③是拜占庭文化标志性成就??④深远影响了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23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北魏孝文帝十分重视孝道,他认识到“孝顺之道,天地之经”;还多次下诏,要州郡地方访查“力田孝悌”“孝友德义”者“具以名闻”;还在诏书中指出“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

A.奉行世卿世禄制任用官员 B.完成了律令儒家化过程

C.将儒家思想融入治国措施 D.迁都洛阳消除民族隔阂

8.(2023北京朝阳高二下期末)我国古代设立“违犯教令”罪,指的是卑幼违抗家长意志的行为。《唐律疏议》曰:“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于事合宜,即须奉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家长有处罚施刑的权力,即使有杀伤子孙者也从轻处罚。这一规定意在(???)

A.赋予家长实施教化的权力 B.推动法律与教化实现合流

C.体现宗法观念的至高地位 D.利用儒家伦理以维护统治

9.(2022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恩格斯指出“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据此可知恩格斯认为罗马法(???)

①是研究古代西亚历史的重要资料

②维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③对西方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④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2022北京房山高二下期末)下列一组图片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四部著作的书影,对其论述正确的是(???)

①《九章算术》??②《伤寒杂病论》③《唐律疏议》④《梦溪笔谈》

A.①②呈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B.②提出辩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

C.③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D.③④对宋元时期科技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

11.(2022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从曹魏时期起,“不孝”列入律目,“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西晋及其后,不少人因不孝被依法惩治,曾经属于非强制性的礼教原则,成为臣民上下均需恪守、奉行的强制性规范。这一现象体现出(???)

A.儒家思想融入律令内容

B.魏晋统治者强调以法和刑治国

C.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

D.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工作

12.(2022北京房山高二下期末)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