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生态学试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适应弱光环境,多生长在阴湿条件下。选项A中光补偿点较高且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描述的是阳性植物;选项B光补偿点较高描述错误;选项C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不符合阴性植物特点。所以正确答案是D。
2.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B、群落各层优势种的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优势度是指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多度、盖度、频度、重量、体积等,建群种是优势层中的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在群落各成员中优势度最大,A正确;群落各层优势种的优势度不一定大于建群种,B错误;确定生物优势度依据多个指标,不只是频度,C错误;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密切相关,D错误。
3.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
A、水生群落
B、沼泽
C、盐碱群落
D、荒漠群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带性顶级群落是指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演替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群落。荒漠群落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顶级群落。盐碱群落、水生群落、沼泽不属于地带性顶级群落。
4.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A、中度干扰
B、低度干扰
C、强度干扰
D、保持平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适度干扰可以防止群落的相对稳定性过高而走向衰退,避免物种因竞争排斥导致多样性降低,同时又不至于严重破坏群落结构,使物种有一定的机会进入和定居,从而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而保持平静对多样性维持影响不显著;低度干扰不能充分促进物种的更替和新物种的进入;强度干扰会严重破坏群落结构,不利于多样性维持。
5.间接梯度分析通常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简称()
A、CCA法
B、PCA法
C、DCA法
D、RDA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主成分分析的英文全称为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简称PCA。而CCA法是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的简称;DCA法是detrendedcorrespondenceanalysis的简称,即除趋势对应分析;RDA法是冗余分析(RedundancyAnalysis)的简称。
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
A、初级总生产力
B、次级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初级净生产力
正确答案:C
7.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种群存活曲线中凸型曲线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在凸型存活曲线中,幼体死亡率低,老年个体死亡率高,种群大部分个体能活到生理寿命。凹型曲线表示幼体死亡率很高。对角线型曲线表示各年龄组死亡率相等。S型曲线一般不是指种群存活曲线类型。
8.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
A、生态幅较窄的因子
B、限制因子
C、主导因子
D、生态幅较宽的因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限制生物分布范围的是生态幅较窄的因子,即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较小的那个因子决定了其分布范围。生态幅较宽的因子对生物分布范围限制作用相对较小;限制因子是所有能限制生物生长、繁殖和生存的因子,但题干强调决定分布范围的关键因子;主导因子是对生物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因子,不一定直接决定分布范围。
9.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红外光的热效应最为显著,主要引起热的变化。而红光、紫外光、绿光虽然也有一定热效应,但不如红外光主要。所以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红外光,答案选D。
10.下列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
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选项A只提到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不全面;选项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