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第7章
中介语加工
;
你对“红薯吃了我”这句话如何理解?
学习外语与学习其它技能相同吗?如相同,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不同,有什么证据?;属性理论与转化理论
属性理论(propertytheory):生成语法
关注认知机制的本质;
研究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
由上而下,从语言机制和能力出发,寻找证明语言机制的证据;
思想基础是语言独立说,即语言能力是心智中内在的独立模块。
转化理论(transitiontheory):认知理论
关注机制如何获得;
研究语言知识如何获得、学习者运用哪些策略以及学习者差异因何而来;
由下而上,从语言表现入手,试图发现语言能力如何一步步构建;
思想基础是语言非独立说,认为语言是通过普通机制即可获得的信息的一种。;;本讲要点;加工理论;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自动化
自动化的核心:程式化
在言语行为中,说话人必须将来自感官、认知和社会领域的技能融汇在一起,并逐渐使这些技能程式化,这就是自动化过程。
自动化的核心是快速、无意识、无需努力的信息加工,或者说快速、无意识、无需努力地激活某种联系或某个程序。
自动化过程就是使某种输入模式与对应的输出模式产生一致、固定、有规律的联系,当这种输入模式出现的时候,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系被激活,于是程式启动,输出自然发生。
;自动化
石化:由受控加工向自动化转化,自动化尚未完成
例:英语特殊问句发展的五个阶段
?Youaredoingwhat?(陈述句语序)
Whatyouaredoing?(特殊疑问词移至句首但助动词未移位)
Whatareyoudoing?(特殊疑问词移至句首,助动词与主语语序倒装)
Iwanttoknowwhatishedoing.(从句中的主语与助动词采用倒装语序)
Iwanttoknowwhatheisdoing.(目的语形式)
缺陷:整体储存,整体呈现
;;;;输入加工假说;浮现论与联结论;频率效应(frequencyeffect)(Ellis,2002)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所有语言单位都是在语言使用中抽取出来的,语法习得是通过对千百个语言结构的零星学习和基于频率的规则抽取而实现的,反映形式-功能匹配出现的概率,频率因此成为语言习得的??定因素,语音、句法、语篇等各个层面的语言规则都是学习者经过对语言输入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而形成的,这是频率效应的主要思想。
频率效应假说认为学习者对经历中的事件频率很敏感,他们能够从输入材料频繁出现的例证中抽取规则。
;频率效应(frequencyeffect)(Ellis,2002)
频率分为例证频率(tokenfrequency)和类证频率(typefrequency)
例证频率:某个词语或短语在输入中的出现频率。
类证频率:有多少词项可以用在某个句型、范式或结构中,也就是在某个结构中的某一位置可以替换的词项数量有多少,无论是适用于屈折形式替换的词语层面的结构还是确定词语之间关系的句法结构。
频率对产出有影响;;竞争模型;;;;;知识类型;;;;;;;
你如何看待语法教学?
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哪些内容?;;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对语言教学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