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级宏观经济教学课件第4章 内生增长模型.ppt
文件大小:1.68 MB
总页数:8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5.57千字
文档摘要

4.考虑4.3节一般情形β+θ=1,n=0时的模型。(a)求使K和A的增长率相等时的A/K的值。(b)求使K和A的增长率相等时的A和K的增长率。(c)s的增加如何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d)aK取何值时最大化经济的长期增长率。4.4知识的性质和研发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一、概览1.前面分析假定s,aL,aK是外生的。而拉姆齐模型表明s可以内生化,需要分析aL,aK的决定因素。(aL,aK度量对知识生产的投资,即通过储蓄增加未来生产能力)2.知识分类:从“基础科学知识”到“具体产品知识”间存在多种类型知识。不同类型知识积累不一样,不存在知识增长统一理论。3.知识基本属性之一:非竞争性知识生产和分配不能完全由竞争性市场力量来调整,知识一旦生产出来,供给边际成本为0。需要对竞争性模型一定程度偏离。4.知识基本属性之二:排他性排他性程度存在差异,法律体系主要是知识属性(如复杂程度)决定差异程度。排他性程度决定知识生产与分配对竞争性市场偏离程度。5.aL,aK的四个影响因素:(1)对基础科学研究支持。(2)研发和创新私人激励。(3)人才可选择机会。(4)干中学。二、对基础科学研究支持基础科学研究能够较自由地获得,不是由获得私人报酬欲望驱动,获取成本为0,具有正外部性,必须有补贴。相关研究在拉姆齐模型中引入这类知识积累,计算最优科研补贴(Phelps,1966;Nordhaus,1967;Shell,1966,1967)。三、研发和创新私人激励有排他性。生产者有市场势力。不完全竞争。分散均衡是无效的。三种外部性:1.消费者剩余效应:新知识生产不能实施完全价格歧视,获得新知识个人和企业存在剩余。2.抢生意效应:新知识出现对存量知识持有者是不利的,存在负外部性。3.研发效应:新知识提供者不控制利用其知识生产新知识。四、人才可选择机会影响高智商人群行为经济激励和社会力量对于知识积累意义重大。影响高智商人群从事社会生产性活动而非寻租活动三大因素:1.市场规模。交通成本、贸易壁垒、知识产权。2.报酬递减程度。3.个人从其经济活动中保留收益能力。产权明晰则鼓励创新;合法寻租则鼓励非社会生产性活动。五、干中学个人在制造产品时会考虑生产过程改进方法。不是源于刻意努力而是传统经济活动副产品的知识积累称干中学。当干中学是技术进步源泉时,知识积累率不取决于经济资源用于研发比例,而取决于传统经济活动产生多少新技术。经济动态决定因素是α+φ(1-α)与1比较结果,等价于φ与1比较的结果。1.φ1,经济长期增长率取决于n。2.φ1,爆炸式增长。3.φ=1,n0,爆发式增长;n=0,均衡增长。六、“Y=AK”模型(φ=1,n=0)模型动态:资本、产出增长率为sb(储蓄率提高增加产出增长率);资本不仅促进生产,而且促进知识生产使所有生产者共享这一知识进步。5.干中学。(a)用A(t)、K(t)和其他参数表示A和K的增长率。(b)该经济是否会收敛到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如果是,平衡增长路径上,A、K以及Y的增长率是多少?(c)s增加如何影响长期增长?问题4.5罗默模型1.内生技术变化罗默模型(Romer,1990);研发资源配置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研发促进增长,增长影响资源向研发配置激励。2.知识创造模型偏离完全竞争。假设知识包含不同思想其投入间不完全替代,提出者有垄断力,提供研发激励。一、概览3.总量行为与4.2节θ=1,n=0情形类似。4.展现非过渡动态。为响应冲击,经济立即跳跃至新平衡增长路径。该特征简化特征化不同变化怎样影响经济,明确算出均衡和研发资源最优配置。5.两类简化:函数形式和参数值。不包括各类实物和人力资本。二、埃塞尔生产函数与知识创造收益1.有个专业化投入的连续统。更多思想被运用时,给定数量投入产出更多。2.现有可用思想范围0-A。劳动一对一转化成投入。L(i)既表示生产投入i的劳动数量也表示最终品生产投入i的数量。3.对没有发现的思想,包含这些思想的投入不能以任何成本生产。4.埃塞尔生产函数(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