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验光技术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九章.ppt
文件大小:15.03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5.68千字
文档摘要

散光处方原则成年人:保守新处方与旧处方差别较大或第一次配镜时如旧处方仍可以使用,不要轻易改变处方如旧处方不合适,给予新处方时作出的变动尽量要小儿童:合并弱视斜视,则必须足矫,全天配戴,缓解视疲劳,预防弱视的发生第四节屈光参差的处方原则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为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度数相差超过2.50D通常会因融像困难出现不适症状在垂直方向的屈光度数差异,还会在双眼间产生无法耐受的垂直棱镜差异,患者常感明显的视物疲劳症状;因此屈光矫正时要考虑矫正方法的视网膜像放大率和棱镜效应对不同年龄的屈光参差患者,配镜处方的原则也不同图示:不同的眼镜度数形成的像放大率差异模拟图屈光参差图示:不同的镜片度数形成的像放大率差异对比图儿童及青少年屈光参差原则:完全矫正度数较高的眼常处于模糊成像状态,很容易形成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适应力强,可耐受较大的屈光参差这一阶段主要以矫正和防止弱视为主如果双眼屈光参差量太大,如单眼无晶状眼,配戴框架眼镜后,双眼视网膜像差异约为25%,无法融像可考虑配戴角膜接触镜,其放大率差异约为6%,接近双眼融像的能力范围(5%),减少因融像困难带来的视觉症状例8-12患儿,女,4岁,初次就诊,在幼儿园体检时发现左眼视力差,以前从未检查过眼睛,平时家长并未注意到眼睛有异常。检查结果如下:ODOS裸眼远视力1.00.1裸眼近视力1.00.11%阿托品眼膏睫状肌麻痹下检影+1.25DS=1.0+5.25DS=0.1复验时主觉验光PL=1.0+4.00DS=0.1戴镜下遮盖试验正常戴镜下融合范围无法完成戴镜下相对调节无法完成例8-12诊断:屈光参差,屈光参差性弱视处理:配镜OD:PL1.0OS:+4.00DS0.1宣教:患者坚持全天配戴眼镜;每天遮盖右眼6小时,左眼进行积极弱视治疗3个月后复诊。例8-12注意点:儿童的屈光参差隐蔽性强,定期筛查很重要儿童的屈光参差一般较难发现,因为患儿单眼视力尚可,平时不表现出视力差的迹象,所以家长很容易忽视,通常直到幼儿园体检时才会被发现一眼视力低下;也有患者直到成年才偶尔发现自己的某一只眼视力很差;因此强烈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到眼科检查,即使平时没有发现异常,或孩子还未具备识别视力的能力,都应该进行定期的眼科体检筛查。成人屈光参差患者原则:兼顾视力矫正和舒适度使用欠矫的框架眼镜矫正或使用角膜接触镜进行完全矫正这一年龄已不存在继续产生屈光参差性弱视问题大多数患者不能接受完全矫正所引起的不适1、欠矫的框架眼镜:双眼的矫正视力无法取得一致,明显影响其立体视,但由于双眼眼镜的放大率会相对接近,所以舒适度会有所提高2、角膜接触镜:是首选的配镜方式,使用角膜接触镜进行完全矫正,可以兼顾舒适度和清晰度中老年屈光参差患者原则:保留其单眼视状态或者尝试“单眼视”矫正法分别矫正患者双眼的屈光不正,达到一眼矫正为看远清晰,一眼矫正为视近清晰,双眼视近、视远互相分工的目的中老年患者的适应力更加下降,很多患者眼睛形成了单眼视状态优点:不会带来任何放大率不同所引起的不适,患者也不需要额外的老视矫正眼镜,一旦习惯后会相当方便缺点:无法拥有正常的立体视例8-13患者,男,27岁,从未配戴眼镜,最近觉得右眼视力下降,无其他异常。检查结果如下:ODOS裸眼远视力0.21.0裸眼近视力1.01.0睫状肌麻痹下检影-3.25DS=1.0PL=1.0复验时主觉验光-3.00DS=1.0PL=1.0戴镜下遮盖试验远距离:5△外隐斜,近距离:8△外隐斜例8-13诊断:右眼屈光不正,双眼屈光参差处理:患者要求配框架眼镜,经反复试戴后处方:OD:-2.50DS0.8OS:PL1.0宣教:嘱患者坚持全天配戴眼镜,并告之在眼镜配戴初期有不适;半年后复诊。例8-13注意点1:成人屈光参差的处方原则是适度矫正,以恢复清晰度和保证舒适度为双重目标,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完全矫正;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完全矫正,应当首先考虑使用角膜接触镜。本例中患者右眼降低度数后视力只能到0.8,但患者的配戴舒适度得到了提高,符合处方原则。但这样配镜(双眼矫正视力不同)会影响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注意点2:在患者配戴眼镜半年后,一般能完全适应屈光参差的矫正,所以可以在半年复诊时将双眼屈光参差进行完全矫正;但由于双眼度数不同引起的像放大率和棱镜效应的不同,立体视仍会受到一定影响,角膜接触镜始终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首选。例8-13注意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