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药一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1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05千字
文档摘要

中药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药炮制中,酒炙的目的不包括()

A.改变药性

B.引药上行

C.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D.降低毒性

答案:D

2.以下哪种中药属于根茎类()

A.人参

B.薄荷

C.麻黄

D.钩藤

答案:A

3.中药的性能不包括()

A.五味

B.毒性

C.产地

D.归经

答案:C

4.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的中药多归()经。

A.心

B.肝

C.脾

D.大肠

答案:D

5.下列哪味中药不是辛味的()

A.麻黄

B.桂枝

C.石膏

D.细辛

答案:C

6.能利水渗湿的中药是()

A.黄芪

B.茯苓

C.人参

D.当归

答案:B

7.中药的配伍关系中,相畏是指()

A.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B.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C.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疗效

D.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

答案:A

8.以下哪种炮制方法属于水火共制()

A.炒

B.炙

C.蒸

D.煅

答案:C

9.中药鉴定中,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

A.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B.木栓层以内的部分

C.周皮

D.表皮

答案:A

10.具有安神作用的中药多归()经。

A.心

B.肺

C.肾

D.肝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中药炮制目的的是()

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B.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C.增强药物疗效

D.便于调剂和制剂

答案:ABCD

2.中药的来源包括()

A.植物

B.动物

C.矿物

D.人工合成

答案:ABC

3.以下哪些是中药的五味()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答案:ABCDE

4.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

A.品种

B.产地

C.采收季节

D.炮制方法

答案:ABCD

5.以下属于清热药的是()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黄芪

答案:ABC

6.中药的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变质现象有()

A.虫蛀

B.霉变

C.变色

D.走油

答案:ABCD

7.以下属于根茎类药材的鉴别特征的是()

A.有节和节间

B.有芽或芽痕

C.有茎痕

D.有鳞叶

答案:ABC

8.中药的性能包括()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答案:ABCD

9.以下属于矿物类药材的是()

A.朱砂

B.雄黄

C.石膏

D.芒硝

答案:ABCD

10.下列哪些属于中药的配伍关系()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药的产地对其质量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

2.所有的中药都需要炮制后才能使用。()

答案:错误

3.中药的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答案:错误

4.苦味药具有能泄、能燥的作用。()

答案:正确

5.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答案:正确

6.植物类中药的采收时间对其质量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

7.中药的炮制方法中,煅法属于火制。()

答案:正确

8.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等作用。()

答案:正确

9.矿物类药材不需要进行真伪鉴别。()

答案:错误

10.中药的毒性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药炮制中炒法的目的。

答案:炒法目的有增强药效、缓和或改变药性、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矫臭矫味、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等。

2.简述五味中酸味药的作用。

答案: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久泻久痢等滑脱不禁证。

3.说出三种鉴别中药材真伪的方法。

答案:性状鉴别(看外观等)、显微鉴别(观察细胞组织等)、理化鉴别(如化学反应等)。

4.简述中药归经理论的含义。

答案: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答案:炮制可增药效如酒制升提,也可减毒副作用如制乌头,还可改变药性,使中药更适应病情需求等。

2.阐述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不同产地,气候土壤等不同,中药质量有差异。如道地药材质量佳,药效好,是产地影响质量的体现。

3.谈谈中药配伍中相杀的意义。

答案:相杀可减轻或消除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是配伍的重要意义所在。

4.论述中药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