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药炮制中的“炮”是指()
A.用火加热处理药材B.用油炸药材C.用土炒药材D.用辅料处理药材
答案:A
2.以下哪种炮制方法不属于水火共制()
A.煮法B.蒸法C.煅法D.炖法
答案:C
3.炮制后可降低毒性的药物是()
A.苍术B.山药C.川乌D.桔梗
答案:C
4.中药炮制的目的不包括()
A.增强药物疗效B.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C.便于制剂和储存D.减少药材产量
答案:D
5.酒炙药物时,每100kg药物一般用黄酒()
A.5-10kgB.10-20kgC.20-30kgD.30-40kg
答案:B
6.醋炙法多用于炮制哪类药物()
A.疏肝理气药B.止咳平喘药C.利水渗湿药D.活血化瘀药
答案:A
7.炒黄法一般将药物炒至()
A.表面黄色B.表面深黄色C.表面焦黄色D.鼓起或爆裂
答案:A
8.制霜法不包括()
A.去油制霜B.升华制霜C.渗出制霜D.加热制霜
答案:C
9.以下哪种药物炮制后可增强止血作用()
A.地黄B.荆芥C.紫苏D.薄荷
答案:B
10.水飞法常用于炮制()
A.矿物药B.动物药C.植物药D.菌类药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相反为制B.相资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
答案:ABC
2.常用的炮制辅料有()
A.酒B.醋C.盐水D.蜂蜜
答案:ABCD
3.以下属于炒法的有()
A.清炒法B.加辅料炒法C.炒焦法D.炒炭法
答案:ABCD
4.下列药物炮制后可降低毒性的是()
A.马钱子B.巴豆C.斑蝥D.甘遂
答案:ABCD
5.酒炙的目的包括()
A.改变药性B.引药上行C.增强活血通络作用D.矫臭去腥
答案:ABCD
6.以下炮制方法中属于水制的有()
A.洗法B.淋法C.泡法D.润法
答案:ABCD
7.中药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包括()
A.生物碱类成分的变化B.苷类成分的变化C.挥发油类成分的变化D.鞣质类成分的变化
答案:ABCD
8.下列药物适合采用蒸法炮制的有()
A.地黄B.何首乌C.黄芩D.黄精
答案:ABCD
9.制炭法包括()
A.炒炭法B.煅炭法C.烘炭法D.烤炭法
答案:AB
10.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体现在()
A.增强药理作用B.降低药理作用C.改变药理作用趋向D.产生新的药理作用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所有的中药都需要炮制后才能使用。()
答案:错误
2.煅法分为明煅法、煅淬法和扣锅煅法。()
答案:正确
3.药物经过炮制后其性味一定会发生改变。()
答案:错误
4.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
答案:正确
5.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和炒炭。()
答案:正确
6.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答案:正确
7.蜜炙药物时,蜜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25kg。()
答案:正确
8.巴豆霜的炮制是为了降低毒性。()
答案:正确
9.水飞法可以除去矿物药中的杂质,使药物质地细腻。()
答案:正确
10.中药炮制只能提高药物的疗效,不能降低其疗效。()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答案:一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二是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三是增强药物疗效;四是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五是便于调剂和制剂;六是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七是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2.酒炙法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答案: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
3.简述炒炭法的注意事项。
答案:炒炭时应注意掌握火力,质地坚实的药物宜用武火,质地疏松的药物可用中火。炒炭存性,防止灰化,出锅后需摊开晾凉。
4.水制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水制的方法有洗法、淋法、泡法、润法、漂法、水飞法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
1.讨论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影响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