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二十九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课件.ppt
文件大小:1.39 M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4.9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内容提要肾上腺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类mineralocorticoids醛固酮aldosterone去氧皮质酮desoxycorticosterone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glucocorticoidsexhormones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概述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各种类固醇的总称。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如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由球状带分泌,主要影响水盐代谢,增加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再吸收和钾离子的排泄(保钠排钾),临床少用,主要用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如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由束状带分泌,主要影响糖、脂肪、蛋白质代谢,药理剂量时作用广泛(如去氢异雄酮和雌二醇):由网状带分泌。通常所说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性激素。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一、分泌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ACTH调节。正常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凌晨开始上升,上午8~10时氢化可的松血浓度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午夜12时最低。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体内过程】口服、注射均可吸收,80%与皮质激素转运球蛋白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肝、肾功能↓时、游离↑,易致不良反应。肝代谢、肾排泄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转化为氢-考和泼尼松龙后才能发挥作用,严重肝病时只宜用经转化后的如氢-考或泼尼松龙。与酶诱导剂合用时需加大GCS用量。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生理作用】1.糖代谢:升高血糖2.蛋白质代谢:分解代谢增强糖皮质激素在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和肝、肌糖原含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增加肝、肌糖原含量而升高血糖。(1)促进糖原异生;(2)减慢G.S分解;(3)减少机体组织对G.S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皮肤、肌肉、骨骼、淋巴腺分解、抑制其合成。超生理剂量可导致肌肉萎缩,久用可致生长缓慢和伤口愈合延缓等。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脂肪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激活四肢皮下的酯酶,使四肢脂肪减少,并使脂肪重新分布,形成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4.水、盐代谢:水钠潴留潴钠排钾、低钙。与噻嗪类合用易引起低钾血症。另外,促进肾脏排钙、抑制小肠吸收钙,长期大量使用导致骨质疏松。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非特异性,强,各种原因所致类症反应均有效。1)早期:抑制局部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渗出减少,白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减弱,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2)后期:抑制毛细管和成纤维C增生。延缓肉茅组织的形成,减轻炎症引起的疤痕和粘连等后遗症。抑制炎症体征的同时,也降低机体防御功能。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机理:抑制炎症细胞功能:①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和游走②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NE)表达及生物效应;③抑制粘附分子及某些趋化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游走和聚集;④促进炎症细胞的凋亡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和释放:诱导产生脂皮素(为抑制性蛋白)→→抑制磷酯酶A2活性→↓花生四烯酸生成→↓PG、白三烯类炎性介质合成同时还可抑制磷酯酶A2、环氧酶-2和诱生型NO合酶的表达→↓相关介质的产生。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抑制炎症效应:①稳定溶酶体膜—↓释放;②↑血管对儿茶酚的敏感性—↑张力↓通透性;③抑制NOS活性,NO生成↓。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抗免疫作用:作用于免疫过程中多个环节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①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②破坏和解体淋巴细胞;

③抑制浆细胞产生抗体,干扰补体参与免疫反应过程。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抗内毒素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缓和机体对内毒素的反应,减轻细胞损伤,缓解毒血症。注意:①不能中和、破坏内毒素;②对外毒素无对抗作用,须合用抗毒血清;③合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素;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4.抗休克作用:为炎症的一种全身性表现。机理: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