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药工作制度.docx
文件大小:26.86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4.09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药治理制度名目

1、中医科工作制度

2、中药库治理制度

3、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

4、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

5、煎药室工作制度

6、中医针灸、理疗、康复室工作制度

7、中医针灸、理疗、康复技术操作标准

一、中医科应以继承、开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乐观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二、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打算。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帮助。

三、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依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

完整、准确、干净,要签全名。

四、对于年老、阅历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者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阅历,乐观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五、担当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六、乐观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展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七、乐观宏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设专科门诊便利群众就医。

八、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九、对于特别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待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十、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各科中医随诊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经治医师通知随诊医师停开中药,以免造成铺张。

十一、在宏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取和应用西医的成功阅历,不断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病的路子。

一、依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购置打算,经科主任审查,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二、选购时应严格执行选购打算。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选购、入库。

三、购入、调进或者退库的药品,由选购人或者经手人依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对药品数量、质量进展验收,合格无误,方可入库存。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盖章,以示负责。选购人员凭验收签字后的发票,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四、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展检查,留意药库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等,防止虫蛀、鼠咬、发霉、泛油、变色、风化等。药材仓库应定期熏仓。药品应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标签醒目。库房应保持干净。每季进展一次清库查点,合理报损,做到帐物相符。

五、毒性药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治理。贵重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执行领发手续,准时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六、领药时应提前编造领药单,保管员依据库存量填写出库单,并由领药人点数签字,一式三联作出库、记帐、领药凭证。药库不得配发处方。抢救病人急需配发时,应准时补办手续,不得凭处方记帐。

七、凡需加工炮制的药材,由加工炮制人员领出,按要求加工炮制后,重入库。入库前保管员对数量、质量进展验收,损耗应在规定限度内。

八、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准时,药品实行数量统计、金额治理。认真执行药价政策。

九、中成药治理可参照西药库治理制度执行。

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

为提高效劳质量,改善效劳态度,更好的协作临床,科研教学需要,特订中药加工炮制室制度如下:

1、凡进炮制室待加工的药材,必需查明药物来源,药材的真伪、优劣、质量等以保证药材加工前的质量。

2、药材加工除去药材内的杂草和泥土,需做制剂的药材快水冲洗,凉(烘)干备用。

3、需炒制的药材,依据药物性质、把握加热的温度、按标准进展操作。

4、炒炭药材必需保证质量不行炭化,操作过程中应用清水喷灭火星,防止复燃,至24小时后凉透验收入库。

5、需加辅料炮制的药材,必需保证辅料的纯洁度,依据规定的重量和浓度执行。

6、需切制的根茎类药材用水冲淋、润湿,按标准厚度切制、凉干。

7、依据门诊需要,做到加工有打算、认真填写出入库单据和工作量报表。

8、炮制室内加工间和工作间分开,加工设备应放在枯燥通风房间,并备有通风、降湿除尘、防火设施,对于加工设备做到定期检修。

9、需加工药材,内服和外用器皿肯定要分开,用后冲洗干净。

10、工作人员每年做一次体检,炮制工作人员必需是专职人员,对于加工好的药材必需经二人复核、签字登记方可用于临床。

11、以上制度,请赐予监视指导,非工作事宜请勿入内。

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

一、调剂人员应凭本院正式处方或者领药单,调配发药。

二、调剂人员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逐项进展审查,无误前方可调配。处方内容如有不妥或者错误时,须经开方医生更正并重签名后,方可调配。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更改处方。

三、调配时应称量、计数准确,对处方中标明“先煎”、“后入”、“包煎”、“烊化”、“冲服”等需特别处理的药品,要按要求特别处理,并在发药时对病人详

细说明。

四、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再次比照处方进展检查,无误后签名,并经他人复核无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