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疾病系统化诊疗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01妊娠期并发症管理02分娩期危急重症03产褥期疾病防治04胎儿异常处理规范05产科急症模拟演练06围产期预防体系
01妊娠期并发症管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分类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子痫前期在妊娠期高血压基础上,出现蛋白尿、水肿、头痛、视觉障碍等症状。子痫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抽搐。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蛋白尿、水肿、头痛、视觉障碍等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干预根据孕妇的体重、身高、孕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的摄入。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适度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议孕妇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对于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孕妇,需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避免口服降糖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前置胎盘处置流程期待治疗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观察与护理对于无症状、无并发症的前置胎盘,尽量延长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如出现反复大量出血、胎儿窘迫等情况,需立即终止妊娠,根据胎儿情况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胎位异常等情况,应提前进行剖宫产手术,避免产程中大量出血。产后需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加强宫缩和抗感染治疗,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02分娩期危急重症
产后出血风险评估通过产前检查、分娩史和家族史等信息,评估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出血量监测密切监测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警信号识别掌握产后出血的预警信号,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紧急救治流程建立产后出血的紧急救治流程,包括快速输血、使用止血药物等措施。产后出血预警机制
采取药物或机械方法降低肺动脉压力,以缓解病情。解除肺动脉高压给予抗过敏药物,减轻过敏反应,稳定病情。抗过敏治现羊水栓塞症状,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立即给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解除病因。紧急剖宫产羊水栓塞急救方案
子宫破裂预防策略产前检查分娩管理提高助产技术产妇教育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避免过度使用宫缩药物。提高助产人员的专业技能,正确处理难产和剖宫产等问题。向产妇普及分娩知识,增强其对分娩过程的理解和配合度。
03产褥期疾病防治
产褥感染诊断标准发热恶露异常疼痛全身中毒症状在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每日口表测量体温4次,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视为发热。子宫或宫旁疼痛,局部可能有红肿、压痛或脓性分泌物。恶露有异味或颜色异常,如脓性或血性恶露。如头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等。
乳腺炎分级处理轻度乳腺炎局部红肿、疼痛,伴有发热,但无脓肿形成。采取局部热敷、按摩、排空乳汁等措施,并继续使用患侧乳房哺乳。中度乳腺炎重度乳腺炎局部红肿明显,疼痛剧烈,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采取局部湿敷、理疗等措施,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局部脓肿形成,有波动感。需及时手术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并停止患侧乳房哺乳。123
在产后早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抑郁症状。产后抑郁筛查体系产后心理评估使用专业的产后抑郁筛查量表,如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进行筛查。筛查工具对于筛查出的抑郁症状,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减轻产妇的痛苦,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早期诊断与治疗
04胎儿异常处理规范
胎盘功能检查通过测定24小时尿E3值,并动态连续观察,若急聚减少30%~40%,或于妊娠末期连续多次测定24小时尿E3值在10mg以下者,表示胎儿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窘迫监测技术胎心监测连续描述孕妇胎心率20~40分钟,正常胎心率基线为120~160次/分。若胎动时胎心率加速不明显,基线变异率3次/分,提示存在胎儿窘迫。胎动计数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次数,每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或较平日减少50%以上,且不能恢复者,视为胎动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胎儿窘迫。
巨大儿分娩决策树通过超声评估胎儿体重,结合孕妇骨盆大小、胎位等因素,制定分娩计划。评估胎儿体重分娩方式选择分娩过程管理若胎儿过大,且孕妇骨盆狭窄,建议选择剖宫产;若胎儿体重虽大,但孕妇骨盆宽敞,可以尝试阴道分娩。若选择阴道分娩,需密切监测产程进展,避免头盆不称导致分娩困难;若选择剖宫产,需做好术前准备和手术风险评估。
胎儿生长受限管理诊断与评估胎儿监测病因治疗分娩决策通过超声检查、孕妇体重增长情况等方法,评估胎儿生长状况,确定是否存在胎儿生长受限。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如营养不良、妊娠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