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呼吸力学与临床管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病理生理机制
03
呼吸力学监测技术
04
机械通气策略
05
并发症管理
06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01
疾病概述
PART
定义与诊断标准
01
定义
ARDS,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
02
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包括氧合指数(PaO2/FiO2)≤200,且呼气末正压(PEEP)≥5cmH2O;次要标准包括肺部影像学出现双肺渗出性病变,以及无左心衰证据。
病因与危险因素
ARDS的病因繁多,主要包括肺炎、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误吸、溺水、有毒物质吸入等。
病因
包括高龄、吸烟、酗酒、肥胖、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这些因素可增加ARDS的发病风险。
危险因素
01
02
临床表现特征
ARDS患者通常出现呼吸急促、发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等。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PaO2/FiO2降低,肺部影像学检查出现双肺渗出性病变。
02
病理生理机制
PART
呼吸力学改变核心
ARDS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弹性回缩力增强。
肺弹性回缩力增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内液体积聚以及肺泡壁破坏等因素,导致肺顺应性降低。
肺顺应性降低
ARDS时,肺泡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加重气体交换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机械通气过程中,高吸气压力和高呼气末正压可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和破裂,形成肺损伤。
肺泡损伤动力学
机械应力
ARDS时,肺泡巨噬细胞激活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肺泡间隔水肿和纤维化,进一步损害肺泡结构。
炎症反应
ARDS时,大量氧自由基产生并攻击肺泡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导致细胞损伤和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调控路径
炎症介质释放
ARDS时,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激活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导致炎症反应失控。
抗炎介质作用
细胞因子网络调控
ARDS时,抗炎介质如IL-10、IL-4等分泌增加,可抑制炎症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ARDS时,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失衡,导致炎症反应过度或不足,进一步加重肺泡损伤和功能障碍。
1
2
3
03
呼吸力学监测技术
PART
气道压力监测参数
6px
6px
6px
指呼吸机送气过程中气道达到的最高压力,反映肺阻力和胸廓顺应性。
气道峰压(PIP)
呼气末气道保持的压力,用于维持肺泡开放,防止肺不张。
呼气末正压(PEEP)
在吸气末屏气时测得的气道压力,反映肺泡压力。
平台压(Pplat)
01
03
02
整个呼吸周期中气道压力的平均值,反映气道和肺的平均阻力。
气道平均压(Pmean)
04
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暂时中断时测得的肺顺应性,反映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
静态顺应性(Cstat)
在呼吸周期中持续气流存在时测得的肺顺应性,反映肺组织的弹性和气道阻力。
动态顺应性(Cdyn)
特定容积变化与压力变化之比,用于评估不同肺区域的顺应性差异。
比顺应性(Cspec)
肺顺应性评估方法
跨肺压测量应用
评估肺水肿
通过比较跨肺压与血管内压力,判断肺水肿程度。
01
指导PEEP设置
根据跨肺压调整PEEP水平,避免肺泡过度扩张或塌陷。
02
监测呼吸机肺损伤
跨肺压过大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需持续监测并调整呼吸机参数。
03
04
机械通气策略
PART
保护性通气原则
限制潮气量
限制气道压力
允许CO2潴留
肺复张策略
采用较低的潮气量(通常低于6ml/kg)来避免肺泡过度牵张和损伤。
设置合理的气道压力上限,避免过高的肺泡压力导致的肺损伤。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患者有一定程度的CO2潴留,以防止过度通气引起的肺损伤。
通过应用PEEP等手段,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复张,改善氧合。
PEEP优化调节方案
最佳PEEP选择
PEEP的动态监测
PEEP的个体化调节
PEEP的撤离策略
根据患者的氧合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选择最佳的PEEP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氧合和减少肺损伤。
根据患者肺部的病理生理情况、机械通气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个体化地调节PEEP水平。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持续监测PEEP对患者氧合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随时进行调整。
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逐渐降低PEEP水平,以避免长期高PEEP导致的肺泡萎陷和肺不张。
俯卧位通气实施
俯卧位通气适应症
适用于ARDS患者,尤其是氧合指数低、肺部病变广泛且分布不均的患者。
俯卧位通气操作步骤
将患者翻至俯卧位,头部垫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监测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