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pptx
文件大小:4.21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63千字
文档摘要

;;定义;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heatstroke,CHS):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heatstroke,EHS):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热痉挛:是指在训练中或训练后发生短暂性、间歇性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有关;

热晕厥:是指在热环境中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姿势时发生的直立性头晕,可能与脱水或自身调节不良有关;

热衰竭:是指热应激时液体丢失所致的以有效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以上概念均是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特定的病理生理表现,或者说是热致疾病进展过程中特定器官或系统的受损表现,可单独或合并存在,过于纠结它们之间的概念区分意义不大,本共识中不再强调上述概念。;流行病学;;诊断;鉴别诊断;一、临床表现;劳力型热射病EHS:

见于健康年轻人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劳动后出现

突感全身不适,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行为不当、判断力受损、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表现。也有患者缺乏先兆表现而在运动中突然晕倒或意识丧失而发病。

;临床表现:器官受损表现;器官受损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器官受损表现----凝血功能;器官受损表现----肝功能;器官受损表现----肾功能;器官受损表现----呼吸功能;器官受损表现----胃肠功能;器官受损表现----心血管功能;器官受损表现----横纹肌溶解;二、实验室检查;三、辅助检查;心电图:热射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可持续24h以上

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脏腔室形态、收缩及舒张功能、容量状况等,有助于鉴别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肌损伤

头颅CT:发病早期头颅CT多无阳性发现,2~5d可出现脑实质弥漫性水肿;但也有在发病之初头颅CT即表现出脑水肿和灰白质界限不清的报道

头颅MRI:损伤部位广泛,常见部位为小脑、基底节区、下丘脑、边缘系统;少见部位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大脑皮层、脑干等

???电图:脑电图改变多无特异性,往往能够随着病情的缓解而完全恢复且无后遗症。

;;治疗;一、现场急救;6个关键救治步骤;积极有效降温方法;体内降温方法;快速液体复苏方法;二、转运后送;三、院内治疗;1.院内治疗----目标温度管理;3.维持目标温度:本共识建议核心温度管理的目标是维持直肠温度在37.0~38.5℃。

4.诱导性亚低温:目前无推荐意见

;2.院内治疗----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3.院内治疗----循环监测与管理;4.院内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抗凝时机;抗凝药物的选择与剂量;抗凝药物停药时机;5院内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脑保护;主要措施包括:

①快速有效降温

②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③有效镇痛镇静

④甘露醇脱水治疗:在脑灌注保证的前提下使用

⑤高压氧治疗

⑥其他治疗:如过度通气、CRRT、激素治疗、神经营养,目前无法给出建议

;6院内治疗----肝功能损伤的治疗;目前尚无循证学证据证实有特效的保肝药物,最有效的措施仍是早期快速降温和支持治疗。

病情轻者应卧床休息,吸氧,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严密观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可考虑使用以下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腺苷蛋氨酸针等。

对于胆红素迅速升高且合并DIC的重症患者,应尽早行人工肝治疗。

对于某些肝衰竭的热射病患者,也可考虑肝移植;7院内治疗----胃肠功能保护及治疗;8院内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治疗;9院内治疗----血液净化;停用血液净化指征:

①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

②CK<1000U/L;

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得以纠正;

④尿量>1500ml/d或肾功能恢复正常;;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