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习题库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5级肌力表现为
A、正常肌力
B、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
C、肢体能对抗阻力运动,但未达正常
D、肢体肌肉可收缩,不产生动作
E、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5级肌力表现为正常肌力,选项A中“正常肌力”与之表述不符,是干扰项;选项B描述的是1级肌力表现,即肢体肌肉可收缩,但不产生动作;选项C描述的是4级肌力表现,即肢体能对抗阻力运动,但未达正常;选项D描述的是2级肌力表现,即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选项E描述的是3级肌力表现,即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5级肌力是正常肌力,题干中没有与之完全相符的正确表述,按照选项内容最接近的是选项A(虽然表述错误但相对其他选项更“接近”正常肌力的含义)。
2.关于抗癫痫药的应用原则,不正确的是
A、一种单药治疗无效,就应选择联合用药
B、卡马西平可直接更换为奥卡西平
C、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至最低有效剂量
D、尽可能单药治疗
E、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服药次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抗癫痫药应用原则为尽可能单药治疗,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至最低有效剂量,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服药次数,卡马西平可直接更换为奥卡西平。一种单药治疗无效,应考虑换药而非直接联合用药。
3.锥体系统是指()
A、小脑皮层细胞
B、上、下运动神经元
C、上运动神经元
D、脊髓巨角细胞
E、下运动神经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锥体系统是指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起自大脑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其轴突组成锥体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所以锥体系统指上运动神经元。
4.3级肌力表现为
A、正常肌力
B、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
C、肢体能对抗阻力运动,但未达正常
D、肢体肌肉可收缩,不产生动作
E、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3级肌力表现为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选项A,正常肌力不符合3级肌力特点;选项B,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为1级肌力表现;选项C,肢体能对抗阻力运动,但未达正常为4级肌力表现;选项D,肢体肌肉可收缩,不产生动作是0级肌力表现。
5.有助于癫痫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头部CT
B、腰穿
C、头部MRI
D、脑电图
E、脑血管造影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发作时记录的脑电图出现痫样放电可确诊癫痫。头部CT、MRI主要用于发现脑部的结构性病变等,对癫痫病因诊断有帮助,但不是确诊癫痫的关键;腰穿主要用于检查脑脊液等情况,与癫痫诊断关系不大;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评估脑血管病变,一般不用于癫痫的直接诊断。
6.患者,男,34岁。四肢无力,尿便失禁1个月。查体:左侧Horner征(+),四肢肌力3级,双上肢肌张力减弱,腱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活跃,双下肢病理征(+),C6以及各种感觉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在
A、高颈髓
B、颈膨大
C、胸髓
D、腰膨大
E、首髓圆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患者表现为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伴有感觉障碍及Horner征,提示病变部位在颈膨大。颈膨大病变可导致上肢呈弛缓性瘫痪,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同时可伴有相应节段的感觉障碍及Horner征等表现。高颈髓病变常导致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等广泛症状;胸髓病变主要影响下肢及相应胸部感觉、运动等;腰膨大主要影响下肢部分节段感觉及运动等;脊髓圆锥主要影响会阴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等,均不符合该患者表现。
7.急性脊髓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接种疫苗
B、感染
C、中毒
D、遗传
E、外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脊髓炎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感染,其中以病毒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最为常见。中毒、外伤、接种疫苗、遗传等一般不是急性脊髓炎最常见的病因。
8.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药物()
A、两性霉素B
B、5-氟胞嘧啶
C、氟康唑
D、酮康唑
E、伊曲康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酮康唑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疗效果不佳。
9.位置觉传导束交叉在()
A、脊髓
B、小脑
C、延髓
D、内囊
E、丘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位置觉传导束交叉在延髓。薄束和楔束传导深感觉,薄束、楔束传导至延髓薄束核、楔束核后进行交叉,继续上传。
10.肱三头肌反射中枢在()
A、C4~C5
B、C5~C6
C、C6~C7
D、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