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骨科牵引护理.pptx
文件大小:3.74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骨科牵引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03

护理操作规范

04

并发症预防管理

05

患者教育与指导

06

质量改进方向

01

牵引技术概述

01

牵引技术概述

PART

牵引定义与目的

01

牵引定义

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拉伸关节和软组织,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改善功能的目的。

02

牵引目的

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痉挛、恢复关节活动度、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常见牵引分类及原理

皮肤牵引

神经牵引

骨骼牵引

肌肉牵引

通过粘贴在皮肤上的牵引带产生拉力,适用于肢体骨折、关节脱位等较轻的情况。

通过骨骼的拉力来达到牵引目的,常用于骨折的治疗,如股骨颈骨折等。

通过拉伸神经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适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神经根受压的情况。

通过拉伸肌肉来纠正肌肉的不平衡,适用于肌肉痉挛、挛缩等情况。

用于支撑和固定患者,使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位置。

用于悬挂牵引装置和固定患者,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用于连接牵引装置和患者,传递牵引力,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如帆布、皮革等。

用于产生牵引力,通常由重块、水袋等重物组成,重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牵引装置基本组成

牵引床

牵引架

牵引带

牵引重量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PART

适用病症范围

骨折和关节脱位

包括各种类型的骨折和关节脱位,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

颈椎和腰椎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

关节疾病

如退行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术前和术后牵引

如关节置换术前后的牵引、骨折手术前后的牵引等。

禁忌情况说明

皮肤破损或感染

牵引部位皮肤有破损、感染或炎症等情况。

02

04

03

01

严重的神经或血管损伤

如脊髓损伤、四肢血管损伤等。

血栓性疾病

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极度衰弱或严重骨质疏松

患者身体极度衰弱或严重骨质疏松,无法承受牵引的力量。

患者评估标准

6px

6px

6px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确保牵引不会加重疼痛。

疼痛程度

检查牵引部位的血液循环,确保不会出现缺血等情况。

血液循环

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确保牵引不会造成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

01

03

02

评估患者关节活动度,确定牵引的方向和角度。

活动度

04

03

护理操作规范

PART

术前准备事项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和牵引部位的皮肤情况,确定是否适合牵引。

沟通解释

向患者解释牵引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准备牵引器具

根据牵引部位和目的,准备相应的牵引器具,如牵引床、牵引架、牵引带等。

保持牵引部位清洁干燥

术前需对牵引部位进行清洁处理,确保皮肤干燥、无破损。

牵引操作步骤

协助患者躺在牵引床上,将牵引带固定在患者身上,确保患者舒适且牵引带不滑动。

安置患者

根据患者病情和牵引目的,调节牵引力度,确保牵引效果。

调节牵引力度

在牵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

观察患者反应

定时检查牵引装置的稳定性,确保牵引带不松动或断裂。

定时检查牵引装置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牵引效果评估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肿胀、感觉和运动功能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牵引目的,评估牵引效果,如有必要可调整牵引力度或时间。

术后观察要点

保持牵引部位清洁干燥

术后继续保持牵引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04

并发症预防管理

PART

常见并发症类型

牵引过度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神经受压或损伤。

神经损伤

长期牵引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关节僵硬

牵引带或固定器材长时间压迫皮肤,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压疮等问题。

皮肤损伤

01

03

02

牵引时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形成

04

皮肤护理策略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清洁剂。

减轻压迫

使用软垫或海绵垫减轻牵引带对皮肤的压迫。

皮肤检查

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红肿、破损等问题。

定期翻身

对于长期卧床的牵引患者,应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

定期检查患者的感觉功能,特别是牵引部位的感觉。

观察感觉功能

神经血管监测方法

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确保神经没有受到损伤。

监测运动功能

定期检查牵引部位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脉搏等。

评估血液循环

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感觉,以及疼痛的部位和程度。

疼痛监测

05

患者教育与指导

PART

体位调整说明

牵引体位

根据牵引部位和目的,患者需保持正确的牵引体位,如股骨颈骨折时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

01

翻身与更换体位

翻身时需保持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一致,避免牵引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