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患者急救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现场急救处理措施
03
医疗干预关键步骤
04
并发症应急处置
05
护理流程标准化
06
预防与后续管理
01
醉酒患者初步评估
01
醉酒患者初步评估
PART
意识状态分级判断
意识比较清晰,但有兴奋表现,如言语增多、情绪不稳定等。
轻度醉酒
意识模糊,不能自控,出现步态不稳、呕吐等症状。
中度醉酒
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全身肌肉松弛,甚至大小便失禁。
重度醉酒
生命体征监测要点
体温监测
注意体温变化,避免低体温或高热的情况发生。
03
测量血压、心率和脉搏,警惕休克或心脏骤停的发生。
02
循环监测
呼吸监测
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及时发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
01
酒精中毒风险等级分类
轻度酒精中毒
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意识障碍。
01
中度酒精中毒
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清、步态不稳等症状。
02
重度酒精中毒
出现昏迷、呼吸抑制、休克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03
02
现场急救处理措施
PART
安全环境建立与防护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
将患者置于安全的地方,远离危险物品和可能造成伤害的环境。
避免患者自我伤害
防止意外事件
移除患者身上的锐利物品,防止其因意识不清而自我伤害。
指派专人看护,确保患者不会跌倒或撞到硬物。
1
2
3
迅速清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呕吐物,防止窒息。
及时清理呕吐物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自然流出。
保持呼吸道畅通
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密切观察呼吸状况
呕吐物清理与防窒息
侧卧位体位管理规范
定时翻身
定期为患者翻身,以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的不适。
03
在患者头部下方垫上软垫或毛巾,保持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
02
头部垫高
侧卧位姿势
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有助于呕吐物自然流出,同时减少误吸风险。
01
03
医疗干预关键步骤
PART
气道开放与氧疗支持
确保呼吸道通畅
采用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的体位,及时清理呕吐物或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引器。
01
氧疗支持
给予高浓度、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缓解患者缺氧状态,降低酒精对大脑的损害。
02
呼吸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抑制或衰竭。
03
药物应用及禁忌事项
可给予纳洛酮等药物,以加速酒精代谢和排泄,缩短昏迷时间。
促醒药物
镇静药物
禁用吗啡类药物
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给予安定类药物进行镇静,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加重呼吸抑制。
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可能加重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应避免使用。
根据患者的脱水情况、呕吐量、尿量等,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静脉补液方案选择
补液原则
可选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晶体液,以及胶体液如血浆、白蛋白等,以补充血容量和纠正胶体渗透压。
补液种类
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调整补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不良后果。
补液速度
04
并发症应急处置
PART
紧急评估
快速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和循环功能,确定中毒程度。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02
催吐与洗胃
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催吐或洗胃方法排除胃内酒精。
03
药物治疗
给予解毒药物,如纳洛酮等,促进酒精代谢。
04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
创伤处理
对于醉酒导致的摔伤、撞伤等,及时清洗伤口并进行包扎。
骨折固定
如患者发生骨折,应就地取材进行固定,避免二次损伤。
烧伤处理
对于因醉酒后不慎导致的烧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并用湿毛巾敷盖。
暴力事件应对
如遇醉酒后暴力事件,应首先确保患者安全,及时报警并寻求医疗帮助。
意外伤害联动处理
代谢紊乱纠正策略
补充水分
醉酒患者常伴有脱水,应及时补充生理盐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01
血糖监测
醉酒可能导致血糖异常,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处理低血糖。
02
保暖措施
醉酒后体温易降低,应采取保暖措施,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
03
营养支持
对于长时间醉酒或严重酒精中毒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促进身体康复。
04
05
护理流程标准化
PART
监护记录核心内容
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
呼吸道通畅
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记录。
评估患者意识水平,包括昏迷、昏睡、意识模糊等。
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以判断神经系统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窒息。
家属沟通注意事项
病情解释
向家属解释患者病情、醉酒程度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01
护理措施说明
向家属介绍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并解释其目的和效果。
02
关心与安慰
给予家属关心和安慰,减轻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03
安全教育
提醒家属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04
与接收方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