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临床最常用的全身麻醉药是()
A.乙醚B.氯胺酮C.丙泊酚D.氧化亚氮
2.成人麻醉前禁食禁水的时间是()
A.禁食4小时,禁水2小时B.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
C.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D.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
3.腰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头痛B.尿潴留C.低血压D.恶心呕吐
4.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局部麻醉药()
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C.阿托品D.丁卡因
5.全身麻醉深度判断主要依据()
A.血压B.心率C.呼吸D.意识、疼痛反应等
6.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全脊髓麻醉B.硬膜外血肿C.神经损伤D.感染
7.麻醉前用药目的不包括()
A.消除病人紧张情绪B.提高痛阈C.减少呼吸道分泌物D.延长麻醉时间
8.小儿手术麻醉时,常用的基础麻醉药物是()
A.硫喷妥钠B.氯胺酮C.咪达唑仑D.芬太尼
9.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肌松药是()
A.琥珀胆碱B.维库溴铵C.筒箭毒碱D.阿曲库铵
10.麻醉期间低血压是指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
A.10%B.20%C.30%D.4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
A.异氟烷B.七氟烷C.恩氟烷D.地氟烷
2.麻醉前评估的内容包括()
A.病史B.体格检查C.实验室检查D.心肺功能评估
3.局部麻醉方法有()
A.表面麻醉B.局部浸润麻醉C.区域阻滞麻醉D.神经阻滞麻醉
4.全身麻醉的并发症有()
A.反流与误吸B.呼吸道梗阻C.低血压D.苏醒延迟
5.影响硬膜外麻醉平面的因素有()
A.穿刺部位B.药物剂量C.病人体位D.注药速度
6.麻醉期间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有()
A.头后仰B.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C.气管插管D.机械通气
7.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
A.依托咪酯B.瑞芬太尼C.咪达唑仑D.右美托咪定
8.麻醉前用药的种类包括()
A.镇静催眠药B.镇痛药C.抗胆碱药D.抗组胺药
9.预防腰麻后头痛的措施有()
A.采用细穿刺针B.提高穿刺技术C.术后去枕平卧D.适量补液
10.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有()
A.气管黏膜损伤B.感染C.气管导管堵塞D.心律失常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麻醉前必须常规禁食禁水,以防止反流与误吸。()
2.局部麻醉药的剂量越大,麻醉效果越好。()
3.腰麻适用于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
4.全身麻醉病人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5.麻醉期间血压升高一定是麻醉过浅。()
6.硬膜外麻醉时,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可导致全脊髓麻醉。()
7.小儿麻醉用药剂量应根据体重精确计算。()
8.麻醉前使用阿托品的目的是抑制腺体分泌。()
9.表面麻醉主要用于黏膜表面的麻醉。()
10.麻醉后苏醒延迟是指术后超过2小时仍未苏醒。()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答: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提高病人痛阈;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
2.简述全身麻醉深度的分期。
答:分为浅麻醉期、手术麻醉期、深麻醉期。浅麻醉期表现为呼吸不规则、呛咳等;手术麻醉期呼吸平稳、血压心率稳定;深麻醉期有呼吸循环抑制等表现。
3.简述硬膜外麻醉的禁忌证。
答: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休克;脊柱畸形或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4.简述麻醉期间维持循环稳定的措施。
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合理补液;维持麻醉深度适宜;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处理好手术刺激对循环的影响。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
1.讨论全身麻醉与区域麻醉的优缺点。
答:全身麻醉优点是病人意识消失,能满足各类手术,缺点是对呼吸循环干扰大,并发症多。区域麻醉优点是对全身影响小,并发症相对少,缺点是麻醉范围受限,不能满足复杂手术,可能出现局部并发症。
2.讨论麻醉过程中如何预防和处理低血压。
答:预防:麻醉前评估并纠正可能因素,合理补液;麻醉中维持适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