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
日期:
触电的急救措施
CATALOGUE
目录
01
现场安全评估
02
断电操作步骤
03
伤员状态检查
04
基础急救实施
05
医疗系统对接
06
预防与教育措施
01
现场安全评估
环境危险识别
快速判断触电者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包括电源类型、电压等。
观察周围环境
判断触电者是否脱离电源,以及触电时间、部位和程度。
识别触电状态
评估触电者周围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导致触电的危险因素。
判断潜在风险
电源切断确认
验证电源已切断
使用验电器或其他工具验证电源已完全切断,确保触电者脱离危险。
03
采取适当措施切断电源,如关闭电源开关、拔掉插头、使用绝缘工具等。
02
切断电源方法
确认电源类型
了解触电者所接触电源的类型,如交流电或直流电。
01
安全区域划定
确定安全区域
根据电源类型和触电情况,划定一个安全区域,确保救援人员不会触电。
01
疏散围观人员
将围观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避免发生二次触电或其他意外。
02
标识危险区域
在安全区域周围设置明显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危险。
03
02
断电操作步骤
手动断开
迅速手动断开电源总闸,确保电源完全切断。
自动化断开
通过电磁继电器等自动化装置,在检测到异常电流时自动断开电源。
断开电源总闸
使用绝缘工具分离
戴上绝缘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带电体。
绝缘手套
使用绝缘棒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确保安全。
绝缘棒
检查电流残留
验电器检查
使用验电器检查触电者身上是否带电,确保电流已完全切断。
01
逐一排查
逐一排查触电者接触过的电器和设备,确认无电流残留。
02
03
伤员状态检查
意识与反应判断
观察伤员是否意识清醒
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观察其有无反应。
判断伤员意识状态
观察伤员瞳孔变化
如伤员无反应,可能已昏迷,需立即进行急救。
瞳孔散大可能表明伤员已处于危重状态。
1
2
3
呼吸心跳检测
检测伤员呼吸
仔细观察伤员胸廓起伏,听呼吸声,感受呼吸气流。
01
检测伤员心跳
触摸颈动脉等浅表动脉,判断心跳情况。
02
评估呼吸心跳情况
如发现呼吸、心跳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03
烧伤部位确认
检查伤员皮肤,确认烧伤部位、范围和程度。
观察烧伤部位
根据烧伤程度分为一度、二度、三度烧伤,以便后续处理。
评估烧伤深度
确认电接触部位,判断电流路径,为后续救治提供依据。
查找电接触部位
04
基础急救实施
心肺复苏操作
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或心跳。若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判断意识和呼吸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双手重叠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进行快速、有力的按压,按压深度约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防止堵塞气道。然后将患者头部仰起,使口、鼻、咽、喉在一条直线上,便于通气。
人工呼吸技巧
口对口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配合
口对鼻人工呼吸
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另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后,对准患者口部吹入,直至患者胸廓升起。吹气后,松开捏鼻孔的手,让气体从患者口腔排出。
如患者口部受伤或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施救者将患者鼻孔捏紧,然后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鼻孔吹入,吹气时间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相同。
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应配合胸外按压进行,比例为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
烧伤创面处理
发现触电后,应首先迅速脱离电源,避免继续接触。
立即脱离电源
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避免使用毛巾、纸张等易脱落的物品覆盖,以免粘连伤口。
烧伤后,伤员会感到剧烈疼痛。可给予止痛药缓解疼痛,但应避免在伤口上涂抹任何药膏或油脂,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创面保护
对于二度及以上烧伤,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送医途中,可给伤员喝一些含盐的饮料,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伤口处理
01
02
04
03
疼痛缓解
05
医疗系统对接
第一时间与急救中心联系,明确伤员情况和触电程度。
确定伤员情况
根据伤员情况,请求救护车前往现场,确保伤员能够及时得到专业救治。
呼叫救护车
与急救中心沟通伤员救治方案,协调医疗资源和救援人员。
沟通救援方案
急救中心联系
伤员信息传递
收集伤员信息
全面收集伤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01
详细描述触电情况
向医护人员详细描述触电的时间、地点、电压、电流等具体情况。
02
报告伤员症状
告知医护人员伤员目前的身体状况和已出现的症状,如意识状态、呼吸、心跳等。
03
转运设备准备
做好转运准备
在转运前与接收医院联系,确保接收医院已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
03
根据伤员情况,准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物,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肾上腺素等。
02
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