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毒急救原则.pptx
文件大小:3.35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36千字
文档摘要

中毒急救原则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毒物清除方法

01

基础急救原则

03

解毒剂应用规范

04

支持性治疗措施

05

特殊中毒处理

06

预防与教育普及

01

基础急救原则

现场安全评估

判断是否存在有毒气体、化学物质、辐射等危险源,确保施救者安全。

评估环境

迅速打开门窗,确保室内通风,以降低毒物浓度。

通风情况

迅速切断中毒者与毒物的接触,如关闭泄漏的气阀、撤离有毒现场等。

切断毒源

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痛、头晕、昏迷、抽搐等。

01

呼吸系统症状

如呼吸困难、气促、发绀等。

02

循环系统症状

如心悸、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等。

03

消化系统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04

识别中毒症状

紧急呼救流程

拨打急救电话

在国内拨打120,向急救中心说明中毒情况、人数、地点等。

01

报告毒物信息

尽可能提供中毒者接触的毒物种类、剂量、中毒时间等信息。

02

安排接应人员

在路口或显著位置等待急救人员,以便引导至中毒现场。

03

02

毒物清除方法

催吐操作规范

使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者咽后壁或舌根部,引起呕吐反射,尽快排出胃内毒物。

催吐方法

催吐适应症

催吐注意事项

意识清醒且未发生呕吐的患者,毒物摄入时间在4小时以内且未吸收。

催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

洗胃适应症

毒物摄入时间在4-6小时以内,且患者意识清醒,无洗胃禁忌症。

洗胃禁忌症

强酸强碱中毒、意识障碍、休克、惊厥、昏迷、腐蚀性食管炎等。

洗胃方法

根据毒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洗胃液,通过胃管注入胃内,反复抽吸直至洗出液清亮为止。

洗胃注意事项

洗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

洗胃适应症与禁忌

皮肤接触毒物后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或解毒剂彻底清洗皮肤。

清洗后可涂抹适当的解毒药物或保护剂,以减轻毒物对皮肤的伤害。

清洗时要特别注意皮肤皱褶处和毛发密集部位,确保彻底清洗。

对于腐蚀性毒物,应避免使用中和剂,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皮肤接触处理

03

解毒剂应用规范

常见解毒剂分类

针对某些特定的毒物,如铅、汞、苯等,具有特殊的解毒作用。

特异性解毒剂

适用于多种毒物,如活性炭、氧化镁等,主要通过吸附、沉淀、氧化等作用减少毒物吸收。

非特异性解毒剂

不直接解毒,但能缓解毒物引起的症状,如止痛药、镇静剂等。

对症治疗剂

使用时机选择

根据病情调整使用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解毒剂的使用剂量和频次。

03

在明确毒物种类后,选择针对性的解毒剂进行使用。

02

确认毒物种类后使用

尽早使用

尽量在毒物进入体内后尽早使用解毒剂,减少毒物对机体的损害。

01

剂量计算标准

按照体重计算

依据患者的体重和解毒剂的剂量计算出每次使用的剂量。

按照毒物种类和程度计算

遵循推荐剂量

不同种类的毒物以及中毒程度所需的解毒剂量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在使用解毒剂时,应严格遵循推荐的剂量范围,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影响疗效。

1

2

3

04

支持性治疗措施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或其他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01

吸氧治疗

给予患者吸氧,以缓解缺氧症状,提高血氧饱和度。

02

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于呼吸衰竭或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需及时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03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监测循环状况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晶体液或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

补液治疗

在必要时,可给予升压药或强心药等药物,以维持血压和心输出量。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循环系统维护

生命体征监测

尿量监测

记录患者每小时尿量,以了解肾脏功能及循环灌注情况。

03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反应能力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02

观察意识状态

持续监测

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01

05

特殊中毒处理

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尽快呼叫急救服务,将患者送至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确保患者氧气供应。

根据中毒气体种类和中毒程度,采取相应解毒措施。

气体中毒急救

化学品灼伤处理

对于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可能中和化学品。

对于眼睛灼伤,应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并尽可能翻转眼睑,充分冲洗。

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迅速脱离化学品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灼伤部位。

食物中毒应对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保留样本以备检测。

采取催吐、导泻等措施,排出胃内毒物,减少吸收。

尽快就医,接受洗胃、导泻等专业治疗。

针对不同食物中毒,采取相应解毒措施,如对于细菌性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