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子秤电路板设计.pptx
文件大小:6.1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58千字
文档摘要

电子秤电路板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传感器电路设计

04.

电源管理系统

05.

PCB布局设计

01.

03.

主控模块设计

06.

测试与优化

总体方案设计

01

总体方案设计

PART

设计指标与精度要求

6px

6px

6px

电子秤的精度是重要指标,要求测量误差小于一定范围,通常使用分度值表示。

精度指标

电子秤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长时间稳定工作,且出现故障的概率较低。

可靠性指标

电子秤在不同环境下应保持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稳定性指标

01

03

02

电子秤应具有较低的功耗,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功耗指标

04

称重传感器

选择高精度、稳定性好的称重传感器,如电阻应变片式或电容式传感器。

信号放大电路

选择低噪声、高输入阻抗的信号放大电路,以提高测量精度。

A/D转换器

选择高精度、低温漂的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单片机

选择功能强大、功耗低的单片机作为电子秤的控制核心。

核心器件选型方案

功能模块划分逻辑

称重传感器模块

负责将被测物体的重量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信号放大电路。

信号放大与滤波模块

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提高信号质量。

A/D转换模块

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单片机进行处理。

单片机控制模块

负责整个电子秤的控制和管理,包括数据处理、显示、按键处理等。

02

传感器电路设计

PART

称重传感器类型选择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

通过电阻变化反映形变,从而转换成电信号。

01

电容式传感器

通过测量电容变化来反映物体的重量变化。

02

振动式传感器

利用物体振动频率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称重。

03

信号调理电路实现

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以便后续电路处理。

信号放大

消除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提高测量精度。

滤波电路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处理和传输。

信号转换

零点校准算法设计

自动校准算法

通过软件算法自动校准零点,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03

采用温度补偿、时间补偿等方法抑制零点漂移。

02

零点漂移抑制

零点偏移补偿

通过软件或硬件对零点偏移进行补偿,确保测量准确性。

01

03

主控模块设计

PART

主控芯片资源分配

微控制器(MCU)选择

负责电子秤的数据处理和控制,选择具有低功耗、高精度和丰富外设资源的MCU。

输入/输出(I/O)口分配

存储单元

包括传感器信号输入、显示屏驱动、按键扫描、通讯接口等。

用于存储校正参数、称重记录等信息,可选择EEPROM或Flash存储器。

1

2

3

AD转换电路拓扑

转换器类型选择

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类型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如Σ-Δ型、逐次逼近型等。

01

采样与保持电路

确保在AD转换过程中,输入信号稳定,通常采用电容或模拟开关进行采样与保持。

02

滤波与放大电路

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03

人机交互接口配置

根据显示屏类型(如LCD、LED等),配置相应的驱动电路和接口协议。

显示屏接口

设计按键扫描电路,实现用户输入指令的接收和解析。

按键输入接口

提供与上位机、打印机等设备的通讯接口,如RS232、USB、蓝牙等,实现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通讯接口

04

电源管理系统

PART

低功耗供电方案

动态电源管理

根据负载情况动态调整供电电压或工作频率。

03

在长时间不使用时自动进入休眠模式,降低功耗。

02

休眠模式设计

采用低功耗元器件

选择低功耗的集成电路和元器件,减少电源消耗。

01

采用稳压电路,确保电压稳定输出。

电压基准电路设计

稳压电路设计

选择合适的基准电压源,提高电压精度和稳定性。

基准电压源选择

合理配置滤波电容,减小电压波动和噪声。

滤波电容配置

过载保护机制实现

过流保护

在电路中加入过流保护元件,防止电流过大损坏电路。

01

过压保护

采用过压保护电路,防止电压过高导致元件损坏。

02

短路保护

设置短路保护电路,避免短路故障对电路造成损害。

03

05

PCB布局设计

PART

采用45度角或圆弧走线,减少信号反射和辐射。

避免直角和锐角走线

降低层间信号干扰,提高信号质量。

相邻层走线垂直

01

02

03

04

缩短信号路径,减少噪声干扰和信号衰减。

最小化走线长度

确保敏感信号走线旁边有地线跟随,以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平。

地线处理

敏感信号走线规范

抗干扰屏蔽措施

6px

6px

6px

在PCB布局中设计地平面,以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平,减少共模干扰。

使用地平面

通过合理的层叠设计,使干扰源和被干扰电路在不同的布线层上。

布线层间隔离

在敏感元件周围使用屏蔽罩,以减少电磁辐射干扰。

屏蔽罩

01

03

02

在电源和地之间放置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