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章第一节美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198.46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85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名称

第十章第一节美国第2课时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何伟丽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农业地区专门化资源消耗大国

核心素养

目标

1.区域认知:了解美国主要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及其特点。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2.综合思维:通过读图和数据分析,理解美国农业专门化和资源消耗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美国农业带的条件,尝试分析其他农业带;作为资源消耗大国的原因,了解美国资源消耗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4.地理实践力:设计简易宣传方案,提出减少资源消耗的合理建议。

思政目标

讲述中美之间的关税,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对两国贸易的影响,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美国的资源消耗为例,理解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联系。

难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读图法、启发法、归纳法、对话法等。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利用

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案设计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中美大豆贸易

观看视频,畅所欲言。

新课讲授

【学习活动一】农业地区专门化

【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92—P93,读图10.3美国小麦、玉米、乳畜业的分布示意,回答问题。

【问题引领】

读图,说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特点。

读图,说一说美国推行农业地区专门化有哪些优势?

【教师小结】

①地区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市场需求,美国一些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形成了传统的农业带(区)。每个农业带(区)专门种植一两种农作物或养殖一两种畜禽等。

②推行农业地区专门化便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发挥大规模、机械化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③自然条件:美国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温带气候为主,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有密西西比河以及五大湖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学习活动二】资源消耗大国

【视频引入】美国的自动化汽车生产线

【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95—P97,读图10.6——10.8,回答问题。

(1)说一说,美国有哪些发达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读图,说出美国工业区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3)【课堂探究】:结合地图,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东北部成为美国最早工业区的优势条件?

(4)认识美国的三大工业区。

活动一:分析美国资源消耗的特点

(1)展示美国资源消耗量的数据图表,找出美国资源消耗的特点。

(2)为什么美国的资源消耗量如此巨大?

(3)引导学生讨论:美国的高消费生活方式对全球环境有何影响?

活动二:分析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1)展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典型案例,如硅谷的发展历程。介绍硅谷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交通优势。

(2)通过案例,说明硅谷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心的原因。高科技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何贡献?

(3)引导学生讨论:高科技产业对资源消耗有何影响

结合课文,试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请从劳动力、科技、交通、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社会条件。

=4\*GB3④社会条件:农业劳动人口少,劳动力素质高。工业和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可供食用和作饲料,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小结】

①美国的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信设备等工业产品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美国科技发达,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世界领先。

②优势条件——美国东北部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有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工业发展较早,基础雄厚。

总结:美国的资源消耗量巨大,主要原因是其高消费生活方式和庞大的经济规模。

总结: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美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资源消耗的问题。

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美国农业的地区专门化和作为资源消耗大国的现状。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地区专门化有优势,也有不足。在资源消耗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费国和废物排放国。学生们也深刻认识到,过度消耗资源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课后作业

1.完成册子课后作业614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