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反馈”促进英语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这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使命。本文通过“尝试反馈学习单”课程的实践研究,建构“尝试反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关键词】英语教学“尝试反馈学习单”自主探究式学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学什么”,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喜欢学”,以及知道“如何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存在很多的误区,如布置预习任务时,往往一语带过,缺乏操作指导性,导致多数学生对于自主学习需要达成的目标不明晰,以及需要学习到何种程度缺少自我评价标准等。近些年,笔者依托“尝试反馈学习单”的实践研究,建构“尝试反馈”教学模式,分层次、多方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并将自学内容有效地反馈于课堂教学,改善了学生自主学习无目的、难评价的缺点,有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尝试反馈学习单”是学习新授知识前,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开展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这种探究式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还需要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式学习,掌握知识构建的方法,进而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初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以往的作业布置都是放在新课结束后,是为检测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而设置的,重在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使之成为完善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是,这样的作业,对于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稍显被动。另外,由于英语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课堂的容量相对較小。“尝试反馈学习单”的实施则克服了上述的不足,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新授内容有所认知与尝试,将要学习的内容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尝试反馈学习单”的任务设计,会依据新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没有固定的格式,它的核心是围绕课堂的学习目标来设置探究任务,将重心放到学前、学中与学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自主探究任务,链接了新旧知识,对新授学习有了较好的预设与尝试。有了这样的有效尝试与探究,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多的认知储备和思维探究,在课堂上也有了更多合作互动和思维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一、目标预设,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达成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真正而有效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教师自己知道,学生也要知道。这段话清晰地指明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设计单元学习单时,教师需要依据该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结构,以及学生自身实际要求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表述学习目标时,需要站在学生本位,表述简单明了,语言要利于学生理解。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4Icanplaybasketball的Storytime板块时,学习目标内容叙述如下:
(1)通过观看光碟,能够掌握play、shout、eat、drink、talk、sleep、run、jump、swim、skate动作类单词,能基本做到会视听、会看说、会认读、会正确地拼写,并尝试进行记忆。
(2)通过在线观看课文flash,能实现有效地模仿、跟读好文章并能够认真地朗读和理解,翻译好文中的每一句话,注意人物的语气,还能用“Canyou...?”“Canhe...?”“Canshe...?”来问答。
(3)通过自读语篇,能朗读和理解绘本故事,完成任务,综合运用语言。明确具体地达成阶段性目标,不仅有助于激励学生自觉选择适合自身兴趣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开展自主学习,而且通过对照具体学习实现目标,能够使学生自主评价总结和反思自己阶段性的自主学习质量和课外学习效果,引导学生“‘预有目标,‘习有方向”。在“尝试反馈学习单”计划的精心引导实施下,学生自身的知识学习能力与主观实践能力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任务驱动,让学生体验学会学习成长过程
教师要以任务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通过完成任务来尝试探究,使学生有较强的体验感。学生借助线上、线下交互平台学习,围绕学习的任务目标展开自主探究式互动学习,让自己可以处于轻松、积极、活泼的自主学习状态。学生将过去那种被动式获得知识的单向学习,转变为以自我尝试与体验、完成探究任务活动为主渠道的一种多因素感官的互动式学习的学习过程。
“尝试反馈学习单”的探究学习任务,就是希望让全体学生能在完成一个个目标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对各种学习活动资源内容的积极探索主动进行选择或应用,在认真完成学校既定活动任务,开展积极自主的探究性学习任务的同时,带着真实的任务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与成长。结合课堂教学,“尝试反馈学习单”的任务设计一般分为课前引学、课中探学和课后延学三个学习进阶板块。在设置教学任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