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历史汇编: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docx
文件大小:22.8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73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历史汇编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朝阳高二下期末)从唐太宗贞观四年到唐昭宗乾元元年,日本共正式派出19批使节。留学生全部随遣唐使入唐,均为经过日本朝廷精心挑选,有较高素养的人才。日本留学生分散在国子监六馆学习儒学、文学、佛学、律令等各种课目,其生活费由唐朝政府补助。留学生的习业内容有明确分工,有意从不同方面吸取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补日本之短。这说明留学教育(???)

①加强了日本与唐朝的交往??②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推动了日本社会转型发展??④反映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3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据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统计,从咸丰末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等刊印的各类西书共353种,其中科技类译著不下300种,哥白尼、牛顿、爱迪生等科学巨匠的名字,逐渐为国人熟悉。这些科技类译著(???)

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想潮流 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C.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进步 D.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3.(2023北京顺义高二下期末)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幅隋代壁画《天宫伎乐飞天》,其中的飞天伎乐在形象上一改前期粗犷的西域式风格,具有“秀骨清像”的文化特征,其造型衣饰具有多样化,有的束双髻,有的披袈裟,有的着中原大袍。伎乐飞天形象反映了(???)

A.中华文化领先世界 B.外来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文化彼此交融 D.中原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4.(2022北京大兴高二下期末)利玛窦来华后着儒服行儒礼,他带来的奇器和科学知识吸引了一大批士绅,平均每日来访者多达20余人,他在写给西方教会的信中说“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应该具有才能,因为我们所要接触的都是智慧高强而学问渊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 B.西学东渐推动社会转型

C.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D.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二、材料题

5.(2024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利玛窦来华的历史书写

材料一??利玛窦者,大西洋国人,去中国八万里,行三年,以万历八年始至??俗自有音乐,所为琴纵三尺,横五尺??窦以此献天子,又有自鸣钟,秘不知其术,而大钟鸣时,小钟鸣刻,以定时候。尝言彼国人他无所长,独于天文有晷器,类吾浑天仪。又有四刻漏,以沙为之。……窦始至肇庆、赣州,复至南昌,学汉音,读孔氏书,故能通吾言。……尝为《山海舆地全图》,荒大比邹衍,言大地浮于天中,天之极西即通地底而东,极北即通地底而南,人四面居其中多可信。窦游南都,从礼科给引,以其天主像三,及自鸣钟诸物来献。

——摘编自(明)张岱《石匮书》卷240《方技严传·利玛窦列传》

材料二??利玛窦,字西泰,欧罗巴人,万历九年自本国航海九万里入中国,贡耶稣像、万国图、自鸣钟、铁丝琴等,帝嘉纳之。……所云耶稣……造天地万物……于耶稣升天、降生等日曰大米撒。所言诞宴不经,略如此。然其为人,深湛多思,善算法,考测骤(chán)度(注: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所制器若简平仪、沙漏、远钟之类,尤擅绝当世。玛窦紫髯碧眼,面赤色如朝华。既入中国,则袭衣裳、修揖让……以儒雅称。

——摘编自(清)万斯同《明史》

材料三??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献土物于皇帝陛下。臣本国极远……航海远来,时历三年,路经三万余里,始达广东。语言未通,有同喑哑,因做居而习语文,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经籍略能记诵而通其诣。……谨以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二幅,天主经一本,珍珠镶嵌十字架一座,报时钟二架,《万国图志》一册,雅琴一张,奉献于御前。……抑臣在本国忝与科名,已叨禄位,天地图及度数,深测其秘,制器观象,考验日晷,并与中国古法吻合。

——摘编自(晚清)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利玛窦来临向明神宗提交的奏疏)

围绕利玛窦来华的历史书写,对上述史料进行辨析。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日两国。据所学可知,留学生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无疑加强了日本与唐朝之间的官方和民间交往,①项正确;留学生来唐学习中华文化,并将所学带回日本,无疑扩大了中华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力,②项正确;留学生学习的儒学、文学、佛学、律令等,对日本社会的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推动日本社会的转型发展,③项正确;唐朝政府不仅接纳日本留学生,还为他们提供生活费,这充分说明了唐朝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④项正确,排除ABC项。故本题选择D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晚清中国。翻译西方科技类著作,有利于近代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一部分中国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看法,促进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