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历史汇编: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docx
文件大小:156.9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4.57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历史汇编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丰台高二下期末)明清时期在边疆地区推行“立庙兴学”政策,大量修建祭祀孔子的国家礼制性建筑文庙,文庙中还修建明伦堂、启圣祠、名宦祠、乡贤祠、文昌阁、尊经阁等,并在文庙开设学堂,谓之“庙学”。以上措施(???)

A.标志着儒学思想开始向基层渗透 B.建立了民众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C.有利于文化教育发展及国家认同 D.推动了教化百姓的乡约与法律的合流

2.(2024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康熙在江宁织造曹寅的奏折上朱批:“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由此可见,奏折制度(???)

A.完善了对官员的考核机制 B.削弱了对地方的监察管理

C.反映了军机处的中枢职能 D.体现了君臣联系的机密性

3.(2022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

结论

A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

该主张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B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其中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提出“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草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政治体制

D

清德宗实录》光绪十一年(1885年)条“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

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A.A B.B C.C D.D

二、材料题

4.(2023北京朝阳高二下期末)边疆

材料一??唐代天山北麓军政体系分布示意图

??

材料二??安西、北庭都护府是唐在西域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军事建制是“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下有烽,烽下有戍”,各级军官都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各羁縻都督府、州,有自己的武装,平时镇守封疆,战时则由两都护凭“天子信宝”调遣,参与战事。贞观中,李靖破吐谷浑,侯君集平高昌,太宗认为“高昌之地,虽居塞表,编户之氓,咸出中国”,“所以置立州县,同之诸夏”。“于是岁调山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驻军戍边屯田,在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及轮台等绿洲地区征收商税,补充军费。

(1)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唐代西北军政体系的制度设计。

材料三??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作为各国相互关系准则的对于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界定,帮助清朝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而清朝以前的中国传统王朝对于那些鞭长莫及的疆土,一直满足于模糊不清的分界线,始终处于想象之中。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清前中期如何使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

5.(2022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被后世史家誉为“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这一百余年间清朝最后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最高理想在辽阔的版图内建立了空前稳固的有效管辖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清朝继元明两朝之后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以至最后完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因而“康乾盛世只能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辉煌。

——摘编自中国历史元明清》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康乾盛世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在边疆地区推行‘立庙兴学’政策,大量修建祭祀孔子的国家礼制性建筑文庙,文庙中还修建明伦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在边疆地区修建文庙并开设学堂,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同时通过祭祀孔子等活动,也加强了边疆地区对中央政权的认同,C项正确;儒学思想在汉代就已经确立为正统思想,向基层渗透也早在汉代就开始了,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民众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的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乡约与法律合流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