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容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Word版.docx
文件大小:269.6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4.28千字
文档摘要

2022年春季期高一年级三月月考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B.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

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2.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与脱氧核糖构成

B.ATP与ADP均可水解并释放能量,前者更稳定

C.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并处于动态平衡

D.细胞中的许多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3.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显性和的隐性

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

C.纯合子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4.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出现4种表现型

5.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现有一粒黄色玉米,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让其植株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 B.让其植株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让其植株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6.如图表示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上午10时某植物枝条上不同位置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看出第5片和第15片叶的总光合速率相等

B.第10片叶叶绿体利用的CO2来自线粒体内膜和外界环境

C.限制第5片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限制第15片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若突然出现多云天气,则该叶片短时间内C5含量将降低

7.如图为某家庭肾源性尿崩症遗传系谱图,经鉴定II-3致病基因只来自于I-1,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1、II-2均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

C.II-1和II-2再生一男孩患此病概率是1/4

D.若III-1与正常男性婚配,建议生女孩

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适于在较低温度和适宜的pH条件下进行保存

B.酶比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酶与底物特异性结合

C.具有专一性的胃蛋白酶不能催化食物中多种蛋白质的水解

D.一种酶在不同pH下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的最适温度不同

9.水稻抗病(A)与不抗病(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现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植株自由交配两代获得F2,F2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A.2∶1 B.3∶1 C.3∶2 D.1∶1

10.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的种类数是7

D.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1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或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可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作为提取液

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要求两只桶中小球的总数量必须相等

C.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可选用菠菜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D.豌豆有明显的相对性状,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可用于研究伴性遗传

12.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2n=8)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数量变化部分过程,则a=4

B.若C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变化

C.若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