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神经调节
第一课时神经系统的组成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结构的功能。
2.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作用,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参与各种活动,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4.认识到身体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相互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重点:1.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结构的功能。
2.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难点: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一位老人突患脑血栓,致使脑的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尽管她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教师引入新课: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各项生理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内容。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教材第12页“分析·讨论”中的3个案例。
(1)3个案例中,发病原因分别是什么?
(2)案例中发病部位和症状分别是什么?
(3)针对发病原因、部位和症状,你有何疑问?
(4)针对疑问,你能否作出可能的解释?
2.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并讨论后汇报作答,其他同学补充。
项目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发病原因
肿瘤
脊髓损害
腰部扭伤
发病部
位及症状
脑颅内长有肿瘤,压迫大脑,造成失明
腰部背髓受伤,截瘫(下肢丧失运动能力,大小便失禁)
腰部脊髓受伤,右下肢出现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续表
项目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疑问
脑颅内长肿瘤,为什么会导致失明
脊髓损害为什么会出现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腰部扭伤为什么会出现右下肢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可能的
解释
肿瘤压迫大脑,使视觉中枢受到损伤
脊髓损害,大脑无法支配下肢活动及排便、排尿等活动
支配右下肢的神经受到了压迫
3.教师总结:上述案例介绍的病例,分别涉及脑、脊髓或神经的损伤,说明人体的感觉、肢体的运动、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与神经系统有关。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1.教师讲述:数以百亿甚至千亿的神经细胞,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结构,它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图48“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
提出问题:
(1)人体的神经系统由几部分组成?
(2)各部分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2.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课件逐步展示神经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师生共同总结,具体了解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神经的位置、概念和功能。
(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2)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呼吸、心跳等。
4.教师讲解并拓展补充:大脑的两个半球、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脊髓灰质与白质等相关内容。
5.教师总结:脑、脊髓和神经都属于器官水平的结构。这些器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组成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
(三)神经元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明确神经元的概念、结构与基本功能。
2.展示神经元结构图片,师生共同总结:
(1)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组成:胞体和突起。
(3)神经纤维:由长的突起以及套在外面的一层鞘组成。
(4)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
(5)神经: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6)神经元的功能: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讨论交流,展示发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3.教师总结
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复杂的网络就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文明饮酒不劝酒。为什么醉酒的人语言不清晰、走路会晃晃悠悠走不稳呢?
2.“一盔一带,确保安全”。出交通事故的人前额着地,即使颅骨破裂大量失血,经医生全力抢救,会无生命之忧;如果是仰面倒下,即使并无严重受伤迹象,却会造成当场死亡。你试着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交流、思考后回答:
1.酒精被人体吸收后,麻痹了人体的大脑和小脑。
2.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等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如果仰面倒下,极易损伤脑干,导致死亡。
第二节神经调节
第一课时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