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剂选择诱变剂量选择平板筛选技术第31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出发菌株的选择出发菌株:用来进行育种处理的起始菌株◆出发菌株应具备
①对诱变剂的敏感性高;
②具有特定生产性状的能力或潜力;◆出发菌株的来源
①自然界直接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
②历经生产考验的菌株:
③已历经多次育种处理的菌株:第32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制备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
要求①菌体处于对数生长期,孢子初萌发
②细胞分散且为单细胞,
方法①玻璃珠打散10-15min;
②加吐温80或Tritonx-100
③用无菌脱脂棉过滤。
制备:物理诱变剂——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
化学诱变剂——特定的缓冲液
浓度:细菌、放线菌>108个/ml
霉菌、酵母菌>106个/ml第33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诱变剂诱变剂的选择诱变剂作用的普遍性:选择那些在其它菌种选育中诱变效果好的诱变剂。如:UV,亚硝基胍(NTG),快中子等。诱变剂的特异性:经验性:如,四环素族抗生素用亚硝酸、羟胺,青霉素用氮芥、乙烯亚胺、亚硝基胍.第34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菌株的差异:(即使是同一菌)A:遗传性不稳定的菌株---用缓和诱变剂B:遗传性稳定的菌株---首用强,后用缓。考虑诱变机制:UV嘧啶,亚硝酸嘌呤,因此复合作用为好第35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诱变剂剂量的选择用90-99%杀菌剂量用50—85%的杀菌剂量,此时正突变率高,特别是出发菌株已是高产菌株。第36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诱变剂的处理方法诱变剂使用方式:单一处理,复合处理:诱变处理条件:温度(生长温度)PH(缓冲剂),处理时间诱变作用的终止:用解毒剂(终止缓冲液)、用水稀释第38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9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诱变剂使用方法举例------紫外线第40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亚硝酸---缓冲液终止液第41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甲基磺酸乙酯(EMS)------母液,工作液,终止液(解毒液)第42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复合诱变处理(示例)-------固体诱变第43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突变株的筛选中间培养基因型+环境表型目的:克服表型迟延,使突变充分表达分离性迟延现象生理性迟延现象第44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合适的筛选方法:平皿快速检测法(初筛)变色圈法透明圈法生长圈法抑菌圈法梯度平板法摇瓶培养法(复筛)第45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6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显色圈第47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透明圈第48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抑菌圈第49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抑菌圈第50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长圈第51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轮:一个出发菌株→→→选出200个菌株→→→选出50株→→→选出5株诱变处理初筛(每株1瓶)复筛(每株3-5瓶)第二轮:5个出发菌株→→→→→→选出50株→→→选出5株40株40株40株40株40株诱变处理初筛复筛(每株1瓶)(每株3-5瓶)复筛第52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类常见突变株的筛选产量突变株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梯度平板法)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