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CNC机械操作技术安全培训.pptx
文件大小:4.37 MB
总页数:6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99千字
文档摘要

CNC机械操作安全培训;工业安全是在学习如何操作CNC机床先学习的规则﹐所有的工具和机器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发生危险﹐因此在操作CNC机床前必须先懂得工作安全规则﹐以便在操作中能完全遵守。

做为一名优秀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有安全的观念﹐并应确定实践有关之工作安全守则﹐如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数值控制简介;◆加工区:

被加工工件放置在机器上加工的区域.

◆安全防护装置:

配置在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装置.

◆危险区:

设备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区域.

◆工作面高度

操作人員所站立的平面与操作人员在操作中手或前臂的平面之间

的距离.

◆紧急停车开头

发生危险时,能迅速中止设备或工作部件运行的控制开关.;本机器限由受过专业训练及机器特性,规格和安全规则完全了解的人

员使用.

绝不可将你身体的任一部份放在机器的任何活动部位,亦不可进入机

器之活动范围以内,如须靠近,一定要关闭本机器的所有电源.

绝不可穿着能被机器之活动部位所绊住的宽松衣物,亦不可戴手套,衣

服的开中部分,尤其是袖口部分一定要扣紧.

必须配戴安全护镜,穿安全鞋.

未依适当的指导及监督,绝不可操作或保养本机器.

更换或调整工作\夹具时,务必先使主轴完全停止.

请勿使用易燃之切削液.

如果使用者认为本机器安全有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本机器,并及时

通知你的上司直到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使用本机器.;;1.机械危险:是指机械加工设备直接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灾害因素。

2.机械伤害形式:主要有挤压、剪切、切割或切断、缠绕、引入或卷入、冲击、刺伤或扎伤、摩擦或磨损、高压流体喷射。;工﹑夾具﹑刀具不堅固﹐不牢靠﹐导致物件飞出﹔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個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管理缺陷﹒;机械安全检查“四句话”:

1通用机械看“危险部位”

2锅炉压力容器看“安全附件”

3气焊气割看“气瓶”

4起重机械看“基础零部件”;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2)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圆形心轴和杆等。

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

叶、凸轮、飞轮等

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辊等。见下图;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

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详见图;6、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详见下图;7、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

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在机械的动力传输装置工作过程中,外露的轴系、皮带、齿轮、链轮、棘轮、凸轮、连杆、滑块等,往往是诱发伤害事故的重要危险部位。;;事故经过:

2003年12月30日19﹕40左右大型塑模厂塑模加工部造型一课某员工在CNC高速加工机“V55”上加工电极﹐做完第一件电极后﹐准备做第二个工件时﹐需用虎钳扳手松紧虎钳口﹐而扳手只插入了内孔一半左右﹐当用力扳动扳手时产生了滑动﹐

扳手掉入机台内﹐该员在未关闭正在

运转的卷削机时﹐用左手去捡掉入机

台内扳手﹐而就在手刚拿着扳手时﹐

运转的卷削机上挡板和铣削槽横杠将

该员的左手夹在其中,致使其左手背

骨折.;事故主要原因:

违规作业﹐该员在拾取掉落于机台内的工具(虎钳扳手)时,未停机.

正确作业方法:

当要拾取丢在机台内的工具或物品时,应当关闭电源,停机操作.;事故经过:

2015年5月5日约15时许,CNC技术员金祥兵在调机时采用了安全门短接块作业(用短接块将CNC安全门接触装置抵挡住,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调整后忘记取下短接块,并随之安排转岗员工李林波清理机器内的金属渣。

该员(转岗)在清理机器内的金属渣时,因误将主轴按键当做切削液按键操作,且未察觉到机台主轴上的铣刀运转情况,在扳动CNC内部油管冲洗金属残渣,不慎碰到正在运转的铣刀刀头,导致右手腕部被铣刀钻伤。;原因分析:

员工转岗至CNC作业员,未进行岗位培训及转岗安全教育;

现场技术员违规使用安全门短接块,造成安全门畅开时CNC机台铣刀

还在运转(机台安全装置失效);

李林波在清理金属渣时,误将CNC机台主轴按键当做切削液按键操作,

且未能察觉到机台主轴上的铣刀运转情况,造成右手腕部受伤;

现场为节约成本,将非专业人员转岗至CNC岗位作业;;;对于安全工作要彻底接受的是: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否能够加以防止﹐意外事件是不会偶然发生的。实际上所谓[真正意外发生的事情]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