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作用。这体现了法的()作用。
A、指引
B、预测
C、评价
D、强制
正确答案:C
2.2014年1月2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湖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属于()。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规章
正确答案:D
3.电影《私人订制》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A、物
B、智力成果
C、人身
D、行为
正确答案:B
4.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私有制的出现
B、剥削阶级的需要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阶级斗争不可调和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守法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都要守法
B、在北京做临时工的美国人皮特不用遵守我国法
C、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D、依法积极主动地去行使自己的权利也是守法
正确答案:B
6.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刑法
B、宪法
C、行政法
D、民法
正确答案:B
7.()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和委托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A、司法
B、法律监督
C、守法
D、执法
正确答案:D
8.“禁止随地吐痰”的规定可以解释为:在公共场所,不准在没有专门设施的地方吐痰。这一解释属于()。
A、文理解释
B、系统解释
C、目的解释
D、限制解释
正确答案:D
9.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A、审议权
B、决定权
C、监督权
D、立法权
正确答案:D
10.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正确答案:D
11.文化中执掌司法的是蒙着眼睛的女神,“蒙眼”体现了()。
A、司法的中立性
B、司法的独立性
C、司法的被动性
D、司法的权威性
正确答案:B
12.法对社会及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
A、法的管理作用
B、法的示范作用
C、法的规范作用
D、法的社会作用
正确答案:C
13.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负全责。张女因无法与肇事司机达成赔偿协议,遂提起民事诉讼,认为司机虽赔偿3000元安装假牙,但假牙影响接吻,故司机还应就她的“接吻权”受到损害予以赔偿。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女与司机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B、张女主张的“接吻权”属于法定权利
C、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D、司机赔偿3000元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
正确答案:C
14.近年来,伴随航班晚点频发,相关纠纷不断,“空怒族”随之诞生,旅客越来越觉得“不闹不赔”,于是出现了乘客殴打机组人员和地勤人员、拦飞机、砸机场等行为。“空怒族”的这些行为()。
A、维权意识和责任心强,但缺乏法律常识
B、用恰当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C、超越了我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应承担法律责任
D、属于发泄不良情绪,伤害不大,并不违法
正确答案:C
15.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B、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C、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D、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为前提
正确答案:D
16.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B、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C、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D、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正确答案:A
17.下列关于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具有强制性
D、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法
正确答案:D
18.下列关于法律与政治的一般关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
B、政治对法律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C、法律与政治都受制约和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
D、在政治和法律的关系中,法律处于主导地位
正确答案:D
19.民法中下列哪一情形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A、甲乙双方明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