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北京重点校初二(下)期末道德与法治汇编
维护公平正义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朝阳初二下期末)放学路上,中学生小帅突然发现一名儿童不慎落水,但自己不会游泳,无法直接施救。于是立即高声呼救,寻求帮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的时候,他迅速寻找木板、竹竿等可以实施救援的物品,帮助落水儿童并进行安慰。当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他说明情况,协助救援人员顺利将落水儿童救上岸。小帅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遇到危险,要勇往直前,不计代价守护正义②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③积极守护正义,提升自己社会管理的能力④守护正义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这一规定(???)
①说明急救能力不足制约人们出手相救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发挥了法律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④说明法律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一行4人扛着国徽风尘仆仆,这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人民法院法官们背着国徽跨过怒江。怒江高山峡谷众多,交通不便,为方便群众、更好地开展法律服务,背着国徽攀高山、过索桥、躲落石、钻老林……成为法官们的工作常态。这说明(???)
A.法官坚持为人民服务,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B.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
C.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D.人民法院坚持开展法律服务,正义就能实现
二、分析说明题
4.(2024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他是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不断收到各地残疾人朋友的诉求。他深入调研,积极为这一群体发声。在2023年全国人大的会议上,他围绕盲人就业、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议题提交了多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为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出版大字版教材的建议》。2023年6月,他应邀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提出的《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编写出版盲文版、低视力版教学用书的建议》,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立法过程中得到采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会同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4家代表建议承办单位,派出工作人员专程来到福州,上门送交了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中首次制作的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大会文件同步推出盲文版,让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路更加通畅。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5.(2024北京朝阳初二下期末)增强法治信仰崇尚法治精神。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两则新闻进行交流。
新闻一公民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但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存在肆意损害他人名誉等网络暴力行为,扰乱了网络秩序,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相关部门出台《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公民权益,回应社会关切,让网暴者受到应有法律制裁。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绝非法外之地。
新闻二近年来,饲养宠物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为生活增添了乐趣。但由于部分犬只饲养人缺乏责任意识,引发了矛盾纠纷,犬只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指出,禁养的烈性犬伤人,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犬主承担全责。要文明、依规养犬,强化养犬负责意识,有效减少犬只伤人恶性后果的发生。
(1)请任选一则新闻,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新闻述评。
(2)学习了法治精神,针对“平等”这一主题,大家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把下面符合“平等”主题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说明选择理由。
备选材料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盲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符合“平等”主题的材料有____(填写序号)
选择理由: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守护正义。
①: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而不是不计代价,故①说法错误;
②④:小帅发现一名儿童不慎落水,但自己不会游泳,于是立即高声呼救,寻求帮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协助救援人员顺利将落水儿童救上岸。小帅的行为启示我们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