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行为守则
详细内容
一、校园文明
(一)课堂学习文明
在课堂上,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天晚上睡觉前,就应该按照课程表仔细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所需的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课本要整齐地摆放,文具要有序地收纳在笔袋或文具盒中。进入教室后,将书包轻轻放在课桌内,把当天第一节课要用的课本和学习用具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
上课铃响后,要迅速而安静地走进教室,端正地坐在座位上,双手平放桌面,双脚平稳着地,等待老师来上课。在老师进入教室时,要全体起立,向老师恭敬地问好,待老师回应后再整齐坐下。
在课堂上,要全神贯注地听讲。眼睛要始终注视着老师或黑板,积极跟随老师的思路。不随意交头接耳,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比如玩文具、看课外书等。如果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疑问,要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再站起来发言。发言时要站直身体,声音洪亮清晰,表达要有条理,使用文明用语,如“我认为……”“我觉得……”“请问……”等。
当同学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倾听,不打断、不嘲笑。如果同学回答正确,要给予真诚的掌声鼓励;如果同学回答错误,也不要讥讽,而是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在小组讨论时,要积极参与,尊重小组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共同合作完成讨论任务。讨论过程中要控制好音量,避免影响到其他小组。
(二)课间活动文明
课间休息时,要进行文明、健康、安全的活动。可以选择到教室外的走廊上散步、远眺,放松眼睛和身体;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进行简单的小游戏,如跳绳、踢毽子等,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免影响其他同学和造成安全隐患。
在走廊和楼梯上行走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不奔跑打闹,不推搡拥挤,以免发生碰撞和摔倒事故。遇到老师和同学要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如“老师好”“同学你好”等。如果不小心撞到了别人,要立刻停下脚步,真诚地向对方道歉,说“对不起”;如果别人不小心撞到自己,要宽容地说“没关系”。
爱护校园内的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不随意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破坏门窗、桌椅等公共物品。看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放入垃圾桶中,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卫生。如果发现有同学破坏公共设施或花草树木,要及时上前劝阻,并向老师报告。
(三)校园交往文明
与同学相处要友好互助,团结友爱。不打架、不骂人,不欺负弱小同学。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尊重他人的个性、兴趣爱好和隐私。当同学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比如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时,可以主动借给他;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要耐心地为他讲解。
要诚实守信,答应同学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完成,要及时向同学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在与同学交往中,要学会分享,将自己的快乐和收获与同学分享,比如自己的新书、新玩具等。
尊重老师,见到老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听从老师的教导,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与老师交流时,要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诚恳,不顶撞老师。如果对老师有意见或建议,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以尊重的态度向老师提出。
二、家庭文明
(一)日常起居文明
每天要按时起床和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上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将被子叠放整齐,床单铺平。然后洗脸、刷牙,保持个人卫生。晚上睡觉前,要认真洗漱,换上干净的睡衣,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
吃饭时要遵守餐桌礼仪。饭前要洗手,帮助家长摆放碗筷。等长辈入座后,自己再坐下。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粮食。不吧唧嘴,不随意在盘中翻挑食物。如果要打喷嚏或咳嗽,要用餐巾纸捂住口鼻,尽量避免发出大声响。吃完饭后,要主动帮助家长收拾碗筷,清理餐桌。
(二)与家人沟通文明
要尊重长辈,听从长辈的教导。在家中要使用礼貌用语,如“爷爷好”“奶奶好”“爸爸、妈妈辛苦了”等。长辈说话时,要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如果对长辈的意见有不同看法,要以温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与长辈沟通,而不是一味地顶嘴。
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情况。主动询问长辈的身体状况,当家人身体不舒服时,要关心照顾他们,为他们端水拿药。经常与家人分享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人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洗碗、擦窗户等。帮助家长减轻家务负担,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在做家务时,要认真负责,确保把事情做好。
(三)家庭娱乐文明
在家庭娱乐活动中,要选择健康有益的方式。可以和家人一起看有益的电视节目、电影,然后一起交流观后感。也可以一起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爬山、打球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在使用电子设备时,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沉迷。如果家人正在使用电子设备,要耐心等待,不强行抢夺。和家人一起玩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胜不骄、败不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社会文明
(一)公共场合文明
在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