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浮沉乱世抉择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
;学习目标:;一、读诗;所谓“诗眼”,指在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
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
“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词或句子。;2.(合作探究)作者如何抒忧、写归的?
短歌行: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以造酒的杜康借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④运用典故。(重点)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以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还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短歌行》用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诗经》诗句,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也是引用《诗经》诗句,其意在表达诗人期待贤才的热诚。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事,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归园田居:借景抒情;景物描写手法:
1、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想象、对比、衬托、通感、反问
2、各种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感官)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
3、色彩、工笔与白描
诗歌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2)托物言志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借用典故抒情;曹操忧:人生短暂、求贤不得、功业未就
借忧写志——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陶渊明归:离开官场,回归田园
借归抒情:误入官场的痛心和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三、人生启示
比较曹操和陶渊明不同的人生志趣,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为当代青年,如何选择?
小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但我们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忧愁而迸发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的痕迹!;叶嘉莹先生普说:“读古典诗词究竟有什么用?诗词,让中国人的心灵不死,也让民族的根犹在!”所以肩负伟大使命的青年们应增强诗词的传承意识。去与诗词中不朽的诗人灵魂进行交流,传承他们的精神之剑。
余秋雨提出,文化就是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最终能凝聚成集体人格。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凝结蕴藏于古典诗词当中,但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古典诗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以说是传统与现实并存、希望与危机共在,文化传承早已成为当代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