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15平面图形线角六大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2024年小升初数学典型例题_1.docx
文件大小:1.84 M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2.38万字
文档摘要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北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024年小升初数学典型例题系列

专题15:平面图形·线+角+六大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

【十七大考点】

【第一篇】专题解读篇

本专题是专题15:平面图形·线+角+六大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本部分内容包括线、角以及六大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基础认识,内容相对简单,建议作为小升初复习基础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十七个考点,欢迎使用。

【第二篇】目录导航篇

TOC\o11\h\u【考点一】三线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4

【考点二】线段的性质和数量 5

【考点三】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 8

【考点四】“三线”和平行垂直综合作图 12

【考点五】角的认识和数量 15

【考点六】角的度量、画法和分类 16

【考点七】角度计算问题 21

【考点八】三角形的认识、特性和分类 25

【考点九】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32

【考点十】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高综合作图 34

【考点十一】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37

【考点十二】三角形及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 41

【考点十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45

【考点十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47

【考点十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综合作图 49

【考点十六】圆的认识和特征 53

【考点十七】圆综合作图 54

【第三篇】知识总览篇

【第四篇】典型例题篇

【考点一】三线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方法点拨】

图形

区别

联系

端点

长度

延长情况

线段

2

可以度量

不可向两端延长

都是直的,线段、射线都可以看作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1

不可度量

向一端无限延长

直线

0

不可度量

向两端无限延长

【典型例题】

下面的图形中,直线有(),射线有(),线段有()。(填序号)

??

【答案】②⑥③④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无法测量长度;

射线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无法测量长度;

线段2个端点,不能延伸,可以测量长度,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图中,②⑥没有端点,属于直线;

③有1个端点,属于射线;

④线段2个端点,属于线段;

所以,直线有②⑥,射线有③,线段有④。

【点睛】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作答即可。

【对应练习】

在每个图形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直线”“射线”或“线段”。三者都不是的,就在括号里画“×”。

()???????????()????????????()

【答案】射线×线段

【分析】根据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含义:直线无端点,无限长,不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以度量;线段两头都有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进行解答。

【详解】(射线)

(×)

(线段)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应熟练掌握。

【考点二】线段的性质和数量。

【方法点拨】

1.线段的性质。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数线段的方法。

(1)方法一:定义法。

两个端点构成一条线段,通过定义找线段。

(2)方法二:画图法。

通过简单的连线画图来数线段。

(3)方法三:公式法。

①加法公式

首先数出线段由几个端点,然后从1+2+3++(n1),其中n代表端点数量。

②乘法公式:

n×(n1)÷2(其中n代表端点数量)。

【典型例题1】线段的性质。

学校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小维要尽快到达安全区域(如图),他选择了A路线,主要是根据“两点间所有连线中()最短”的原理。

【答案】线段

【分析】根据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他选择了A路线,主要是根据“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原理。

【点睛】熟练掌握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

从甲地到乙地有4条路(如图),走()号路线最近。

【答案】②

【分析】直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线段,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从甲地到乙地有4条路(如图),走②号路线最近。

【点睛】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考查知识点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典型例题2】数线段其一。

下面的图形中,我找到的线段分别是:()。

解析:AB;AC;AD;BC;BD;CD

【对应练习】

图中有()条线段。

【典型例题3】数线段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