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手段在班级合唱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十分重要。开展合唱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合唱技巧,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知。班级合唱主要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以教材为依托,在音乐课上进行的合唱训练。近几年数字化发展为班级合唱教学提供了新的选择。适时地把数字化教学手段引入合唱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解决重难点问题。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音乐教学合唱教学
一、班级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绝大部分学校来说,合唱教学并未普及,能在日常课堂进行的合唱教学更是寥寥无几。合唱课教学是抽象性的教学,除了看得到的演唱表演、指挥的形体动作,便不再具有直观性。传统合唱教学中,学生机械地完成整个作品的学唱,不易掌握重难点,单一学习一首歌曲,单调枯燥,缺乏音乐性。因此,合唱课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好和学好的科目。
班级合唱不被重视的原因主要有几点:(1)大部分教师普遍认为校级合唱更为重要,能够取得成绩。在开展班级合唱教学时,由于学生歌唱水平不统一,无法正常开展;(2)教材的渐进衔接度不够,中年级开始的班级合唱作品难度太大,除了教材里的歌曲,教师还要根据班级自身情况选择歌曲;(3)教学方式比较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跟钢琴学唱歌曲,处理歌曲里的强弱记号,以及情感变化,无法获得直观的感受。将数字化教学手段用于班级合唱课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合唱课教学更直观,而且还能对合唱课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二、在班级合唱中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合唱课的传统教学过程是很抽象的,并不具有直观性。因此,教师在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使合唱课堂的教学更加直观和具体。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识能力,提高学生对声音的客观评价能力,提高学生对歌唱状态与音色的调整能力,提高学生唱准节奏的能力。如当学生刚接触一首合唱作品时,除了能整首演唱,也要学会理解作品。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听和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就能更好地表现作品。
(二)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不足,如何有效讲课成为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制作动态视频,让学生观察每个不同的音之间的时值关系。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直观形象地认识了音的时值,也知道了关于音的长短的概念,难点就可以突破了。如在讲解切分节奏时,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理论培训,很难把握并唱准切分节奏。在“猜调”的音乐教学中,终止句的切分音充满了活力,它能表达出学生在猜谜唱歌时的自得其乐的心情。在处理切分节奏难点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制作成动态画面,可以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
(三)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数字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教学评价,使其变得不再单一。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合唱视频录制后上传到学校网站。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可自行观看,并从中观察到自己演唱时的状态,发现自己或对方的不足,互相评价,并且及时地去调整。如在一次合唱比赛训练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其录制的演唱视频与教师提前录制的示范视频进行对比和学习。这种直观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加有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反思。学生长期坚持这样做,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教师还可以建立起适合合唱学习的自评—他评—提高的评价体系。
(四)使合唱课教学具有延续性
在传统合唱课堂上,一般的教学方式都不具备延续性。如果在课堂上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录音,并且课后复制给学生,就能让合唱教学具有延续性,队员们根据录音的音响和教师在课堂上对歌唱声音的要求进行练习,把录音作为参照,这样可以更长时间地保留课堂上学习时的感觉。
三、数字化教学手段在班级合唱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在班级合唱教学导入的运用
在现代社会,只需一台电脑、一张数字音频卡和音频软件,就能使声乐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在开始学习合唱曲目前,合唱队员需要先做发声训练。在这个训练中,教师首先会记录学生在未进行热身之前的声音,然后再记录他们完全进入状态后的声音,接着做声波对比。电脑的结果显示,前者的声波振动较弱,声音的强度也较弱;后者的声波振动十分明显且有规律,声音的强度也更强。通过对比两个波形图,合唱队员可以直观地感知歌唱时身体的变化,明白身体各部位应如何有效配合,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合唱队员的歌唱状态稳定后,教师可以讲解在合唱时每个音域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的音色特性是否类似。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以快速帮队员们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让队员们在练习中快速找到灵感,以此获得更强的歌唱记忆,使声音不仅能够听得见,还能“看得见”。
例如,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提醒学生“打开喉咙”,腰部和腹部肌肉的支持等,但是在实际的演唱练习中,学生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的时候,使用数字化的设备记录下所有的声音。然后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