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的过程.docx
文件大小:41.2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4.42千字
文档摘要

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的过程

【摘要】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到有关统计活动的内容,本课时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从动态的生活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教材的編排意图,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是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感悟统计的价值。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据统计过程数据的收集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3~94页例2,第94~95页的“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体验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感受统计活动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态度,激发其对统计活动的兴趣。

三、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教学从静态的情境图中收集和分类整理数据;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从动态的生活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时教材十分重视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以恰当的方式收集、记录数据,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了解收集、记录数据的常用方法。在收集、记录数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感受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数据的应用价值。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课笔者的教学设计理念是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感悟统计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统计需要

师出示侄子的生活照。

师(导入):同学们,这是我的侄子,他和你们一样,也在读二年级。(出示侄子牙疼的照片)看,他怎么啦?对,他的蛀牙又开始疼了。因此,老师决定,我们今天的数学研究活动就从研究蛀牙开始。

师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反思:师由身边小侄子的牙疼,引出本节课的研究话题即调查蛀牙情况,学生感觉亲切、轻松,且目标明确,统计活动不经意地发生了。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

1.调查、记录数据

师:同学们,你们有蛀牙吗?有几颗?

生1:有,1颗。

师:其他同学呢?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举手,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有蛀牙。那么,凭眼睛看我们能知道每个同学的蛀牙情况吗?

生1:不能。

师:那怎么办?

生2:一个一个去询问。

生3:一个一个了解。

师:是的,同学们,一个一个询问,一个一个了解,就是调查。(板书:调查)如果对全班同学逐一询问,需要好长时间,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在小组里调查。

师:了不起,是的,我们可以从小组调查开始。调查得到的数据为了避免丢失或遗忘,就要及时记录下来。(板书:记录)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顺序依次询问、调查,并把数据记录在卡纸上。

师:活动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看活动提醒。

议一议:小组先讨论怎样记录每人的蛀牙情况。

分一分:1人按顺序调查每个同学的蛀牙情况,1人记录,其余同学监督。

说一说:观察记录好的数据,说一说小组里同学的蛀牙情况。

(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

师:同学们,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记录数据的?

(1)记录每人的姓名和蛀牙颗数。

(2)记录有蛀牙的有多少人,没有蛀牙的有多少人。

(3)先分类,再用符号记录。

(4)先分类,再画“正”字记录。

师:运用预设(2)这种方法是可以的,但如果你在马路上统计行人的蛀牙情况,你能不能把被统计的行人都集中起来数一数呢?我们必须学会一一询问,依次记录。一一询问、依次记录的几种方法,即预设(1)(3)(4),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生:我喜欢预设(1)。

师:第一类是根据调查结果直接记录的,即预设(1),这种方法确实能清楚地看出每个同学的蛀牙颗数,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要想知道有一颗蛀牙的有几人,有2颗蛀牙的有几人,仍然要分类后,才能得到相关数据。

生:我认为预设(3)(4)更好。

师:通过交流,同学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先分类再记录比较好。预设(3)(4)都是先分类再记录,那么哪一种方法更方便?

生:我认为画“正”字方法更方便。

师:预设(3)这种先分类,再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得1个1个地数。一个“正”字是5笔,表示5人,是5个5个地数,这样在整理数据时,便于我们快速地数出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觉得画“正”字的方法很不错,我们一起学一学。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书空。5笔写成“正”。同学们,如果统计比较多的数量时,你会觉得画“正”字的方式更方便。当然,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