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践行“教—学—评”一致性,为高品质课堂赋能.docx
文件大小:41.01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4.06千字
文档摘要

践行“教—学—评”一致性,为高品质课堂赋能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新课标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传统知识型教学中存在目标定位不准、评价标准单一、学习活动浅表化的现状。“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理论支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明晰核心素养的内涵,提炼核心目标,定位学生学习起点,设计学习任务,嵌入评价任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制订评价框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核心素养问题分析路径探析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2年4月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活动、评价等方面都秉持着一脉相承的原则,并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以进一步细化评价和考试命题建议。这不仅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强调了具体的教学指导,为教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知识型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缺标准、无聚焦、欠反馈,课堂诊断模糊、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从原有的双向活动变成单向的知识灌输,课堂教学质量变得低效或无效。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目标定位不准

很多教师都缺乏目标意识,他们缺少依据新课标确立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意识,不能依据目标设计评价和学习活动,导致学生“学生要去哪里”模糊不清,课堂中出现“唯教材、只关注教、不关注学”的现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更是无从回答。

(二)学习评价缺位

许多教师重视教学而忽视评价,对教学目标地达成度、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认识不足,没有依据目标设计评价的能力,不关注学生的“学”,在课堂上习惯按照自己的预设走完教学程序,缺少对学情的分析,对学生是否掌握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很少考虑,更难做到基于学情调整教学。

(三)学习活动浅表化

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也注意到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但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目标引领的大活动、大任务、大问题驱动的课堂深度学习难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碎片化和浅表化,无法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位。

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缺乏课程意识,教学视角较低。教师对课标的解读不够,确立教学目标的能力不足,在课程视野下实施课堂教学举步维艰,学生核心素养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及意义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包含了“教—学—评”三部分。“教”是指教师的教学过程,覆盖教学目标制订、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等;“学”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目标形成、明确学习任务、分享学习结果等;“评”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课堂的评价三个因素之间的协调一致。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意义

1.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它反映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即课程内容的制订、评价任务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都要围绕课程目标展开,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与“学”的协调一致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以更好地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体现在对学生真实需求的回应、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以及对深度学习的聚焦上。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有挑战性的大任务和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学生经历和建构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及实施者在推行“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时,必须从整体把握“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这促使教师要用课程的视角、课程的思维实施自己的教学,用学业质量标准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在深入学习课标、教材,分析学生学情,设置科学学习目标后,增进自身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实现能力素养的提升。

三、小学“教—学—评”一致性的路径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确保“教—学—评”一致性,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含义,提炼核心目标;其次,确定学生学习起点,制订与目标相适应的学习任务;接着根据评价任务,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最后,设计合适的评价框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反思改进教学。

(一)明晰素养内涵,提炼核心目标

目标的确立是实施“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依据,它不仅决定了教学的方向,更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评价的开展。具体来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