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各地名校模考作文之教考衔接梳理与范例
01.科学家精神
(2024年广东省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袁隆平不打算退却。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以上材料选编自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切题立意
1.勇于挑战、敢于质疑
2.追求真理、坚持自我
3.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4.勇于创新、深入探索
佳作示范
信念共挑战一色,开创与青春齐飞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时信念坚定,敢于挑战权威,终能开创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依笔者刍芜之见,正是坚定信念、挑战精神和开创精神构筑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基石。吾侪青年更应信念共挑战一色,开创与青春齐飞。
对科学的坚定信念,是科学家精神的源泉、唯有心中信念不灭,理想不死,方能在面对挫败时不轻言放弃,劈荆斩棘奋勇前行。若无信念,袁隆平何以坚信杂交水稻研究的前途,终在质疑和争议中收获“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成功?若无信念,爱迪生怎能在上千次失败后依然不断尝试,以电灯微光刺破无尽长夜?若无信念,屠呦呦怎能不因失败而言弃,拯救苍生于疟疾的阴翳?科学家如此,青年人亦然。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从不是花团锦簇的坦途,必是泥泞坎坦不断的长征。若无坚定信念为伴,终将因小小挫折而一蹶不振,于尘泥中葬送前程。故我言:青年应从科学家精神中汲取信念的力量,方能谱写青春的华章。
敢于质疑传统观念的挑战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挑战需要理性,亦需要勇气。对传统观念和权威的挑战,本质上是智慧与理性的碰撞。正是在一次次挑战中,科学才得以进步,真理才得以进发出璀璨的光芒。袁隆平勇敢地向“无优势论”的传统观念挑战,以一篇论文粉碎权威学者“不可能”的断念。哥白尼基于观测数据,勇于向地心说挑战,推动科学的发展。放眼当下,在这个浪潮奔涌的当代,青年人更应挑战。王亚平挑战女性不适合航天的成见,让太空留下一抹情影。我们应向传统观念强加的桎梏挑战,向权威与所谓“专家”挑战,向众口铄金的舆论挑战,让悖逆真理的谬误无形消弭,冲破桎梏积淀青春的底色。
勇于创新的开创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精髓。创新是发展之基,新时代呼唤勇于创新的开拓者。从袁隆平到施一公,从载人航天到蛟龙深潜,从改革开放到跨入新时代……国家每一项成就的取得无不积淀着伟大的开创精神。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循守旧者只会止步不前,开拓创新者方能谋求发展。青年发扬踔厉也,则国家日以兴起。吾辈青年更应发扬开拓创新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像袁隆平开创水稻研究新纪元一样,开创国家与时代发展的崭新篇章,在开拓创新的时代中放飞青春的梦想,探求人生的价值。
坚定信念,挑战精神与开创精神皆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核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体现在袁隆平身上.体现在万千科研工作者身上,更体现在吾侪青年身上。此亦春潮澎湃,此亦波诡云谲,无论前方是艳阳高照还是山高路远,都应信念共挑战一色,开创与青春齐飞。江山怀胜迹,我辈复登临,新时代新青年,共勉!
02勇做时代先锋
(2024届长郡十八校新高考联盟3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它们(先锋者和成功者)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钟扬《生命的高度》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重要讲话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切题立意
2
①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②时代召唤先锋,先锋引领时代。
③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发展需要成功者,但更离不开先行者。
④成功者可贵,先锋者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