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二章 现代派的诗歌创作.pptx
文件大小:17.24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8.72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二章??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一节?纯正诗艺的探索第二节?戴望舒及其《雨巷》一、生平与创作二、《雨巷》第三节?卞之琳及其《无题》一、生平与创作二、组诗《无题》

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一节?纯正诗艺的探索第二节?戴望舒及其《雨巷》第三节?卞之琳及其《无题》现代派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初,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

第十二章??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一节?纯正诗艺的探索现代派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初,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最早提出“现代派”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把30年代登上诗坛的一大批年轻具有相似创作倾向的都市诗人概括为“现代派”。现代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李白凤、金克木等。

第十二章??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一节?纯正诗艺的探索现代派承接着早期象征诗派的传统,强调要写纯然的“诗”。也就是施蛰存所说的“《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这是一种典型的诗的“贵族化”立场。如果说早期白话诗追求的是诗的散文化和明白易懂,实现诗的平民化,那么现代派追求诗的朦胧美,走的是“诗的贵族化”那一条路。现代派尊重诗歌表达诗人独立的、自由真诚的品性,不同意将诗歌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摹写,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他们强调要摒除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及感伤的情调,而完全凭借着感官与想象的感应来建构诗意,这样就必然在内容上远离了时代和社会。

第十二章??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一节?纯正诗艺的探索现代派的诗歌普遍具有“感伤”的情绪,以及深深的幻灭感和虚无感。施蛰存所说的“现代人”,实际上是指那些受西方思潮影响,远离现代斗争的旋涡,而又对生活怀有迷茫幻灭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戴望舒的《乐园鸟》。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可以对我们说吗,华羽的乐园鸟,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华羽的乐园鸟,这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是从乐园里来的呢,还是到乐园里去的?华羽的乐园鸟,在茫茫的青空中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渴的时候也饮露,饥的时候也饮露,华羽的乐园鸟,这是神仙的佳肴呢,还是为了对于天的乡思?

第十二章??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一节?纯正诗艺的探索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现代派有了突破和创新,现代派诗人在艺术形式上主要受到了法国象征派诗歌、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和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潮的影响,拥有了现代的辞藻和诗形。在诗感的传达方式上,现代派善于借助繁复多彩的意象抒情,追求一种光色隐约迷离恍惚的朦胧美,如何其芳的《圆月夜》。

第十二章??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一节?纯正诗艺的探索在诗歌的语言和体式上,现代派大都倾向于富有散文美和口语美的自由诗。现代派在形式上具有散文的自由性,节无定行,行无定字,讲究内在的情绪的节奏,抒情达意更为方便。现代派的语言是从现代人日常使用的生动的口语中经过提炼而创造出来的,清新活泼,富有人情味,容量较大,具有口语美,超越了初期象征诗派文白夹杂、生涩艰僻的语言风格。

第十二章??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一节?纯正诗艺的探索现代派的诗歌总体上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也就是说,在诗歌形式上表现出西方象征派诗歌的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所谓“古典的内容”,即要求诗歌要真实地表现中国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真切地传达处于传统的重负与现实的动荡夹击中的中国读书人的心境、情绪,从中取得真实的诗情。现代派诗人立足中国传统诗歌艺术,吸取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营养,实现了初期象征诗派以来将中西艺术统一的愿望。他们将古典诗词,尤其是晚唐时期温庭筠、李商隐诗作冶艳的风韵、朦胧的意境、缠绵的纯诗情调,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朦胧美、音乐美的追求融合为一体,找到了中国古诗与法国象征诗的契合点——亲切和含蓄,并在融合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第十二章??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第二节?戴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