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清代栖流所:制度、实践与社会影响的深度剖析.docx
文件大小:58.38 K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73万字
文档摘要
清代栖流所:制度、实践与社会影响的深度剖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统治时期历经了诸多的变革与挑战,流民问题便是其中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在清代,流民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自然灾害频发,如旱灾、水灾、蝗灾等,使得大量农田颗粒无收,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流亡之路;战乱的纷扰,无论是国内的农民起义,还是外部的侵略战争,都打破了社会的安宁,迫使百姓逃离家园,寻求庇护;沉重的赋税和地租,使得农民不堪重负,为了生存,只能选择外出逃亡;土地兼并的加剧,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众多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据相关